• 20阅读
  • 0回复

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财税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09
第3版(经济)
专栏:

  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财税体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大幅下降,从37%下降到19%。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要以实践来检验。过去,财政集中的比重过大,权力过分集中,企业缺乏生机活力。现在财政集中收入虽然比重下降,但企业活力增强,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从这个角度看,财政问题不能只用简单的财政收入比重来说明,财政困难是改革滞后带来的。
财税改革的目的应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竞争条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要求财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各个经济主体进行平等竞争。因此,在税收制度上,统一税制、统一税率,要改变对不同所有制区别对待的原则。无论是国有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都应一视同仁,使他们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
财税改革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财税制度。例如各国所得税率差别很大,因此不应照搬。但有一些基本原则和做法,则可供借鉴。例如,①利税分开。利润是资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与税收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②财金分开。财政和金融功能不同,不能以财代金。③国有资产流通和增值。财税改革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财税是第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我主张:效率第一,公平第二;企业以效率为主,社会以公平为主。
当前收入方面存在三个突出矛盾:①城乡矛盾;②东西矛盾;③阶层矛盾。国家要通过财税政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效率,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方面要调节收入差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财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税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任何市场经济,都必须有宏观调控。财税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放任自流,削弱宏观调控;二是以宏观调控为名,行计划经济之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力量,才能增强调控力度。但并不是说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比重越大越好。问题主要是财政资金要运用得当,提高财政资金运用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