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散文的随意与法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0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散文的随意与法度
李存葆
感谢充满灵性的祖宗创造了散文这种文体,让代代骚人墨客有了一方任思绪恣意飞驰的空间。但是,不要认为喜了怒了怨了恨了惆了怅了都可以在散文中宣泄而不用担心被散文拒之门外。我从未感到散文是在灯下放一支轻曲、煮一杯咖啡之后,就可随意去做的事。
常听人说起散文“贵在散”,可以“随意去写”,心中不免戚戚。我想起新潮画派中有人鼓吹的“变形”。一个缺乏造型能力、对具象规律不掌握、对形式美无体会的画家,一开笔就“变形”,那是不能够捏出无锡泥人阿福的圆脸团儿,更不要说创造出周昉的丰腴,老莲的狂怪,杰克梅第的干瘦,亨利·摩尔的弧状与块状构成的永恒……学画必须从提高造型能力入手,按法则进行训练,经过“入于法度,出于法度”的艰辛历程,最终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散文之“道”大概与绘画同理。
散文的“随意”不是信笔涂鸦。大匠运斤、大巧若拙的随意只有那些天赋很高、艺术功力很厚的散文大家才能获得,这种随意是无技巧之技巧,是一种朴素到极处也美到了极处的境界。
散文姓“散”是指它题材的广阔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愈是“散”,愈有奥妙无穷的法度。有了法度,才会有艺术个性的自由。诸如:汪洋恣肆有庄子,博大精深有司马迁,怡淡优美有陶渊明,缜密深刻有柳宗元,取精用宏有苏轼,诙谐犀利有鲁迅,宁静致远有孙犁和冰心……散文的法度说不清,也许只有读多了,写多了,琢磨多了,才能悟出一些。
将汉字的小方块排列成稍大一些的方块,并鼓捣得活蹦乱跳,明智达理,梦绕魂牵……实在不易。假若后人选编今人的《古文观止》,如果当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选,那就很值得庆幸,如能选上几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家了。
散文是含情量很高、易写难工的文体,因此许多大家在熬白了双鬓后又去专做散文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