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公正办案清白做人——记人民的好法官郑世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公正办案清白做人
——记人民的好法官郑世堂
闵北鲍江宝章
1993年5月21日,43岁的福建省政和县东平镇法庭庭长郑世堂不幸病逝。消息传出,全县震动,成千上万的群众涌向医院。一位来自偏僻山村的73岁老人黄成昌,刚走到医院门口,闻知噩耗,一篮子鸡蛋掉落地上,直奔病房,悲痛地哭喊:“阿堂,让我替你去死……”
山乡法官的不平凡业绩
政和县镇前乡,山高水冷,路隘林深,102个自然村一半以上不通公路电话。1984年初,组织上决定调郑世堂到镇前乡法庭工作。
郑世堂针对山区冬季婚姻纠纷多,春季墓地纠纷多,夏季争水多,秋季争山及债权债务纠纷多的特点,摸索出一套以预防为主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1990年以来,他年均办案和执行案件达80件以上,最多一年创下102件的记录,居全地区法院系统个人办案数之冠,且审结率和执行率均为100%,1986年以来,他连续8次被省、地、县法院和政法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岗位学雷锋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秉公执法,为共和国国徽增光
从当法官的第一天起,郑世堂就掂出了头顶国徽、肩扛天平的分量,凡办案处事,他都严格做到依法、公正。
1989年3月,宝岩村一村民起诉村里占用了他家祖上的老房屋,并调动所有关系网,请郑世堂对他“多多关照”。郑世堂详细查阅了土改时的房屋底册,走访熟悉当时分房情况的村干部,得知土改时房屋已归在宝岩村名下,便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判决:房屋产权归宝岩村。事后,连曾来说情的熟人也不由钦佩地说:“你郑世堂做事真是铁面无私啊!”
1992年3月,郑世堂调到杨源乡法庭。他到岭头村蹲点发现,几位村干部拖欠了一大笔公款,多年不还,群众意见很大。郑世堂把干部欠款户一一亮相,并要求干部带头还款。群众欠款户服气了,数十万元欠款在短短几月悉数归还。当年,岭头村用这笔钱拉起了电,装上自来水,村里计划生育,治安等工作都有明显改进。村里干部群众谈起这件事都感慨地说:“办了一件公道事,改变一个后进村。”
“要是为了钱,我就不当法官”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是某些人的信条。但在郑世堂身上,这个信条却失灵了。每当有人求他办人情案或案子办结后,当事人送点钱、物给他,他总说:“谋私利的事我不能做,利民的事我都会做,要是为了钱,我就不当法官。”他常常告诫同事和亲友,要“公公正正办案,清清白白做人”。
郑世堂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没工作,一家6口人仅靠他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清贫,并没有使他拿权力、原则去作交易。1991年3月,省法院的一位同志来到郑世堂家,看见他家里吃的尽是些素菜、咸菜,屋里连一台黑白电视机也没有,心里十分难过。回到省城后,他向同事们说起这些事,大家眼里都滚出了泪花。
1990年秋末的一天,一位民事案件当事人为了使官司胜诉,送给郑世堂200元钱,被拒绝后,又买了几条名贵香烟和数盒高档补品托郑世堂的亲属转手求情,郑世堂毫不犹豫地把礼品退还当事人。郑世堂拒礼,拒得无情又有情。宝岩村一位老人的儿媳被人拐骗到浙江。郑世堂千里迢迢为老人追回儿媳。秋收过后,老人挑来上百斤的糯谷登门道谢。郑世堂却说:“帮你们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谷子我决不能收。”两天后,时逢中秋,老人一大早赶了10多里山道请郑世堂到他家吃顿团圆饭。可等到月上树梢,还不见他的身影。
10多年来,郑世堂恪守自己清白做人的座右铭、经历了无数次权与钱、情与法的考验,从不因钱而枉法,因情而徇私,始终保持一个人民法官的清廉本色,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赖和尊敬。
长年累月忘我地工作,使早就积劳成疾的郑世堂终于倒下了。今年4月3日,郑世堂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就在他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时,他仍然念叨着:……我还想工作。临终前3天,他还强忍巨痛,屈身侧卧病床,艰难地翻阅案卷,颤抖的手想在案卷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钢笔却掉下来了,案卷上留下了一片墨汁……
一个平凡的人走了,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却矗立在政和县20万人民的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