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红色的城——乌兰浩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16
第3版()
专栏:

红色的城——乌兰浩特
新华社记者 彭逢烨 邵灿华
从首都乘火车出发,道经沈阳、四平和东北地区的广大沃土,车行共约三十二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边远的红城——乌兰浩特(乌兰浩特,蒙语意即红色的城)。一下火车,眼前展现了一片草原图景,多么辽阔的祖国的原野!
一辆四轮马车,由高大的蒙古马把我们拉进了市区。马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幢一幢高大的红楼和市内耸立的烟囱。“新生”、“复兴”两条平行的大街,从西向东笔直地延伸着,这是市区最热闹的地方。街道平整,两旁排列着整齐、小巧的砖砌平屋。道旁的树已吐出嫩芽。从店铺的玻璃窗里,还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紫色的盆花。
我们在市区巡回了一周,发现遍街飘展着各种系有红色线带的市招,其中?鞡(皮靴)、皮条的幌子特别多,它们在招引来自草原的牧民。店铺里陈列着的货物多样而且充足。除了各个国营公司供应着大量的粮食、布匹、百货外,还有三个私营合组的百货市场,更有一间紧连着一间的商铺,那里面陈列着铁制、皮制或木制的生产工具,陈列着来自唐山、江西的细瓷器。在毡毯店里,我们看见多艺的手工工人用双手织成的彩色绒毡。这些店铺供应着多种多样的生活必需品。一个多么丰富的城市呵!依照市内居民的人口和繁荣起来的工商业来看,很显然,三万多市民决不会需要一千几百户包括七十几种工商行业所供应的物资。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都是农民、牧民的必需品。在全市四十多个手工行业中,仅碾米业、皮毛制品
(制革、毡毯)业就占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制造熟铁农具的铁匠炉有四十多家。在商业中,又以经营米面买卖的最多,这就说明了乌兰浩特市的工商业主要是在为广大的农、牧民服务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各族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了生活,便更促使这座城市繁荣起来。农、牧民们售给畜产公司的皮、毛、牲畜和其他农副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了,他们需要的白面、大米、布匹、百货和各种农具、畜牧用具等,也不断地增加。一九五二年畜产公司收购的羊毛比一九五一年增多了五倍,皮张和羊只也增多了三倍到六倍。百货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供应的布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六百一十,红糖、白糖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九百五十三。前些时候百货公司曾大量供应砖茶,现在,红茶却更受到农、牧民的欢迎了。由二十三个铁匠炉联营的农具手工厂,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三月份销售的农具就比二月份增加了一倍。
乌兰浩特已经完全改变了往日荒凉的面貌。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草地。早先封建王爷在这儿建立了一座家庙,多年来这个地方一直叫做“王爷庙”。二十多年前,国民党军阀来这儿
“屯垦”过,“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又把它当做压迫内蒙人民的大本营和“反苏”的前哨。一九四五年,在苏联红军帮助下,内蒙人民才得到了解放。一九四七年以后,这里改称“乌兰浩特”。各族人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翻修了马路,挖掘了排水沟,修盖了房屋,建设了农具工厂、纸烟工厂和粮食加工工厂,另外又设立了两座规模较大的医院,把市内的中、西医和蒙族医生组织起来成立联合诊疗所。为了防止水患,人民政府整修了市郊洮儿河和归流河的堤岸。过去,每逢雨季,河水暴涨,农村、牧区和城市就被隔离开来。现在,横跨洮儿河和归流河两岸的长桥修建得十分稳固,行人车马长年不绝。
当人们行走在宽阔的复兴大街上的时候,不能不忆起过往的景象。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儿还是一片又脏又乱的荒草场,现在呈现在眼前的是两排样式相同、高矮一样的商店,和商店里的丰富货物。在街东,我们访问了一家“忠长永”号农具店。掌柜吴忠是十五岁时逃荒到这里来的,过去全凭做零活维持贫困生活。解放后,他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开设了农具店,现在已有三间新盖的铺面,去年得到人民银行贷款后,还曾经到天津办了两次货。他对我们讲述了这条街从荒凉到繁荣的历史,也畅述了自己二十年来从蹲破房子、忍饥挨冻到过幸福生活的经历。
五月,洮儿河、归流河的水清澈如镜,北山上青草茸茸,成吉思汗庙旁的树苗已抽出嫩条。每天清晨,满脸风尘的农、牧民们从四郊赶着满载粮食、皮毛的大车向市区拥进;火车的汽笛声在市空回荡。乌兰浩特市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傍晚,售完粮食、皮毛后又买好货物的人们,拥在新建的人民俱乐部外广场上,拥在电影院门口,正准备欣赏自己爱好的影片和戏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