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李岚清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谈中法中欧关系及我国经济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16
第2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
谈中法中欧关系及我国经济形势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柴世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9月11日上午在中南海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驻京记者迪·沙博龙的采访,回答了有关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中国经济形势、发展教育等问题。
在记者问及中法关系时,李岚清说,中法贸易额远远低于中国与欧共体国家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其症结在于,近几年来由于法国方面的原因,两国关系多次出现问题,特别是法国前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悍然批准向我国台湾省出售战斗机,严重损害了中法关系的基础,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两国经贸关系由此受到的消极影响,应由法方承担全部责任。
李岚清说,中国一向重视中法关系,希望法国现政府“能从中法两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对华关系上采取明智政策,尽早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使中法经贸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
李岚清强调,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同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最近十几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西欧的往来明显增多,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国同西欧国家的贸易总额达199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15%;今年1至7月,双边贸易额为1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此外,西欧在中国还投资兴办了一批生产型企业。
李岚清指出,中国同西欧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是惠及双方的,其互补性很强,潜力巨大,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维护和发展中国同西欧的经济贸易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他表示相信,只要双方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真诚合作的精神,中国与西欧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记者问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时,李岚清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中国与外国的经贸关系也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1992年的第11位。中国正在从一个潜在的市场变为一个容量不断增大的市场。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进口总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
他接着说,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乡差别大等原因,无论是从价值量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比较中常用的实物量角度来看,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需要两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他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这是已经为事实所证明了的。
李岚清在谈到中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问题时说,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各国接受凯恩斯的学说,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有宏观调控的经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出路是深化改革。我们当前正在进行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五个方面的改革。
在谈及中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效果时,李岚清说,我们采取的措施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新开项目有所减少,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开始降温;外贸出口由降转升;外汇调剂价格趋于稳定;银行违章拆借资金得到制止,居民储蓄和外汇储蓄大幅度上升,国库券发行任务已经完成;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生产资料购销速度减缓,交易量下降,主要物资供求矛盾有所缓和,流通领域的投机行为有所收敛。我们相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落实,我国经济又快又好、持续健康地发展是有保证的。
在回答中国如何摆脱教育落后的问题时,李岚清说,新中国成立4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确实应当看到中国教育仍比较落后。要摆脱这种局面,政府正在采取以下措施:一、提高各级领导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宁可在其它方面忍耐一些,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二、要抓好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依靠国家拨款为主的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民办教育系统的发展。三、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
李岚清指出,“解决教育问题最终还得靠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这既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对改变我国教育还比较落后的状况充满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