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我拿青春搏东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22
第4版(要闻)
专栏:

  “我拿青春搏东兴”
本报记者 郑盛丰
东兴镇,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明显的变化;
东兴人,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由衷的自豪。
这是记者最近到东兴采访考察所得到的感受。
东兴这座隶属广西防城港市的边镇,具有令人羡慕的双重优势:既沿海又沿边。它的面向东南亚的海,是最具活力的海;它与越南仅一河之隔的边,是双方全面开放的边。再加上它于去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沿边城镇,并设立了面积为4.07平方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兴由此而成为令人瞩目的国家一类口岸。
谈到东兴的变化,在东兴出生而后又当过东兴镇长的苏秀良用一串边贸数字来作证明:从实施边境开放的1989年到1992年,边贸进出口额由6500万元上升到4.2亿元;今年仅头6个月,就已达2.8亿元。
东兴开发区管委主任禤德焕,建议我们最好到东兴的老区和新区走一走,看一看。
老区街道两旁,来自全国26个省市和海外8个国家与地区的600多家公司的商牌琳琅满目;在新区,笔直宽敞的新大街和一栋栋正在拔地而起的楼宇,则预示着这座边城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新时期。东兴在变化,东兴人也在变化。
东兴区委书记曾宪生,他的眼光就时时越过边界注视着河对岸的变化。他说,与东兴隔河相望的越南芒街镇,与东兴同时从战场变为商场后,正在进入全面开放和全面建设时期。和平时期的竞争,我们也不能落伍。他还时时以投资者的忧乐为忧乐。他认为,要让各地投资者“把根留住”,就要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让他们真正有利可图——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就在这里。
其实,外地投资者在这里都成了主人并爱上了东兴。取得硕士学位从西安走来的王锋,已成为政府的一位科长,也是投资者联合会的秘书长,他如数家珍般述说着热爱东兴的“外地人”—— 一位名叫蓝桂钢的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在东兴创办了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这个“新生儿”,儿子在外地老家出生,他不回去。王锋说,这些投资者的一句共同口号是:我拿青春搏东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