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成功的开发有益的示范——黑龙江垦区利用外资加快农业开发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3
第2版(经济)
专栏:改革开放中的农垦

  成功的开发有益的示范
——黑龙江垦区利用外资加快农业开发纪实
新华社记者高淑华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大胆引进外资和先进农机设备加快农业开发,初步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1978年,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生产的成套先进农机具,乘着改革开放的“诺亚方舟”远渡重洋,开始在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安家落户”。当年,全队20名农业工人操作这套“洋设备”,耕种了1.85万亩土地,创造了人均产粮29.6万公斤的历史纪录。
这项成功的引进,进一步强化了北大荒人的开放意识。1980年,一个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创建现代化农场的设想在“北大荒”变成了现实。随之,由日本国日棉株式会社提供1350万美元贷款,从美国、日本购置先进农机具上千台(件)、开荒30万亩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之骄子——洪河农场,在三江平原腹地崛起。
1983年,我国农垦系统首次大规模利用外资开发农业的“黑龙江农垦项目”开始正式实施。这个项目由世界银行贷款7000万美元,主要用于购买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机械,国内同时配套投资人民币2.6亿元,计划在黑龙江垦区开荒300万亩,到1990年形成年产粮食3.75亿公斤的生产能力。六度春秋之后,两个规模在25万亩耕地以上的现代化农场和95个现代化农业生产队奇迹般地诞生在昔日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原上,300万亩亘古荒地已变成具有一定抗灾能力的沃野良田。
1988年以来,垦区还利用日本政府1400万美元贷款,加强大豆出口基地建设,发展创汇农业,使大豆单产由过去的不足7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以上,出口大豆能力已达国家出口总量的45%。
成功的引进和开发,不仅给这个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群带来了效益和生机,也给人们提供了引进外资和设备开发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引进的先进机械设备,使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每个农业工人年生产粮食29.6万公斤,比原来提高了24倍,粮食生产商品率达93.4%,均居全国之首。目前,全垦区平均每个农业工人年产粮食已达1万多公斤,商品率达60%以上。
黑龙江农垦项目坚持一水二路三开荒的科学建设程序,取得了开发一亩、成功一亩的显著效益。为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旱年开一片,涝年全不见”的状况找到了有效途径。据统计,项目实施6年累计生产粮食10.65亿公斤。1989年项目投产以来,全部达到了评估报告确定的目标。
3000余台先进农机设备的引进,既促进了黑龙江垦区农机具的升级换代和农业技术改造,使全垦区1/10的耕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又为我国农机科研生产部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了解,全国已有40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及24万名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考察,有10个厂家研制开发生产出适合我国国情的27种农机新产品。同时,还为垦区培训出2500多名掌握农机操作和维修的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管理人才。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科技振兴大农业”之路。近10年来,北大荒人靠科技这个“点金术”先后向土地多要粮食10多亿公斤。
引进外资和先进农机技术设备,促进了黑龙江垦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目前,这个垦区已从过去单一粮食生产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实行开发开放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一个多功能、外向型的大农业已形成。全垦区已形成年产粮食35亿公斤以上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形成年产机制糖12万吨、奶粉3.5万吨、肉4万吨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大豆出口基地,成为黑龙江省的第二创汇大户。
如今,面对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已尝到甜头的北大荒人,正在加紧与外商签订玉米补偿贸易、草场改良和兴办第三产业等大型引进外资、设备和合资新项目,以谱写“北大荒”开发开放的历史新篇章!(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