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国营商业应该努力打开土特产品的销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21
第2版()
专栏:经济工作述评

国营商业应该努力打开土特产品的销路
目前正是贸易淡季,加以第一季度物资交流工作作得不够,以及其他原因,使得某些土产和特产的销路还没有打开。这对农业生产和救灾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根据不完全的资料,普遍滞销的土、特产有土布、土糖、土碱、土烟、桐油、猪鬃、芦席、硫磺、松香、药材等;属于地区性的滞销土产有活猪、粉丝、土纸、生漆、甘蔗、葵花籽、黑瓜籽、黑枣、红枣、小茴香、萝卜干、蒲苞、山蚕茧、草帽、夏布、竹浆以及部分手工艺品。我们必须积极地给这些滞销的土、特产打开销路,以便活跃城乡经济,支援春耕生产和救灾工作。
我国农村的土、特产品是非常丰富的,它对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是很大的。在一般地区,土特产品的生产比重约占农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某些地区,如河南省,土特产品占农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五,而贵州省的土特产,约当粮食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两年来的经验证明,大力开辟土特产品的销路,是支持春耕生产、支持灾区农民度过困难、活跃城乡经济的一个重要步骤。凡是负责地认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地区,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从第一季度城乡物资交流会中的成交数字来看,土特产推销的成绩是不大的。据现有的资料统计:物资交流会成交总值为二万三千余亿元,其中土特产品仅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地区还没有重视推销土特产的工作,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应该采用一切方法,解决目前土特产滞销的问题。国营商业首先要对滞销的土特产,特别是灾区滞销的土特产的销路问题,采取负责的认真的态度,加以解决。所谓“负责的认真的态度”,不是指把全部土特产“包下来”,而是在当地党政机关领导下,进行商品排队,摸清产销情况,对有些滞销的土特产进行必要的收购;并积极研究土特产滞销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步骤地带动各种经济成份,促使它们积极经营土特产的业务。
解决土特产滞销的问题,应该采取下列原则:对目前销路已经很旺、或销路已无问题的土特产,在不违反生产者、消费者、贩运者的利益的原则下,继续鼓励合作社和私商经营;国营商业应特别注意灾区滞销的土特产,努力收购一时滞销而又严重影响农民、手工业者的生产和生活的土特产品。对某些由于价格过高而滞销的土特产品,应适当降低价格,以打开销路。只要对农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减价销出比较积压起来要有利得多的道理,农民是愿意减价销售的。对于质量规格不好、成本又高而滞销的土特产品,应该教育生产者改进质量、规格和降低成本。总之,国营商业应该充分发挥对市场的领导作用,通过收购和调整价格等措施,以维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并使贩运者有利可图,乐于经营,以打开土特产滞销的局面。
召开土特产交流会,特别是召开初级市场的土特产交流会,是打开土特产销路的有效方法。各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原则,有领导地召开初级、中级交流会,大力组织土特产的交流。为了解决小土产的销路问题,目前重点应是组织初级市场的交流会,尽量利用旧有的庙会、山会、骡马大会、药材大会等形式,和固有的较大集镇,有计划地安排初级市场的交流会。在初级市场交流会上所不能解决的较大宗的土特产销路问题,则可召开中级市场的交流会来解决。假如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那末,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条件,可考虑召开几种带有全国性的大宗的土特产的交流会,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