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采用苏联教材的几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21
第3版()
专栏:

采用苏联教材的几点体会
西北农学院教务处
西北农学院的教师们,在去年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后,批判了教材中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及错误观点,普遍而迫切地要求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院一百二十门课程中,上学期完全采用苏联教材的有三门课程;以苏联教材为主,适当地结合中国情况,补充一部分中国教材的有十三门课程;以旧有的教材为基础,片断地吸收一些苏联先进经验和中国的资料进行补充修改的有九十八门课程;教材基本上无大变动的有六门课程。
在采用苏联教材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苏联教材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在苏联每一门课程的绪论中,都明确地指出:这一门课程在国家建设中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家建设中什么问题;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和这门课程有关的政策是什么。这样就使科学技术和政治密切结合起来,体现了技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根据这样的精神,我们在某些课程中也开始注意了政治思想性的内容,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植物学,刚入学的一年级同学,由于对学农没有认识,所以一般对植物学不感兴趣。教师根据苏联教学大纲的精神,提出植物是祖国农业生产中的无尽宝藏,我们学习植物就是为了发现植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它们,利用它们来为农业生产服务。苏联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在米丘林学说指导之下,创造性地用鹅冠草和小麦进行杂交育种,得出多年生的小麦,在农业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不重视植物学,不去研究和利用它们,鹅冠草依然作为野生杂草而自然存在,就不能产生多年生小麦而造福人类。这样讲解后,就提高了同学们对植物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具体地走上为祖国而学习的道路。
二、苏联教材完整地、鲜明地贯串着辩证唯物主义,它对资产阶级学说中的唯心观念的斗争是坚决的、明确的。采用了苏联教材,就会使教师懂得如何从实际出发,如何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何揭露资产阶级在科学领域中的反动唯心观念。如在达尔文主义的教材中,就正确地指出了生物科学的一般任务。从这一课程的任务上看,就知道教师有责任在自然界本身里面,来揭发并证明自然发展的辩证法。比如资产阶级唯心观念者,认为土壤和石头一样是死的东西,但苏联威廉士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说明了土壤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和动物、植物一样有着不断生长发育的规律。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很大的作用,植物的生长又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我们掌握了这种辩证发展的关系,就可以使土壤保持充沛的肥力,源源不断地供给农作物所需的养料,来滋长和繁殖。苏联的农业就利用了这个规律,获得辉煌的成就。本院“土壤学”采用了苏联教材,因而大家对于土壤的形成有了更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在一定的植物群社之下生成一定的土壤。我们在太白山上看到了岩石风化后的母质上,最初生长着苔藓植物,而后过渡到苔藓和杂草的混生地带,最后苔藓完全被杂草代替,当杂草丰富了土壤中的有机物及营养元素之后,就在这些长过杂草的地区上出现了森林。土壤在森林的影响下,进行着灰化作用,最后形成了灰化土。这些情况在太白山上完全可以看得很清楚。这就正确而辩证地说明了土壤的形成是由于生物作用的结果,不是简单风化作用所造成的。用这样的材料教育学生,就使学生树立了对土壤的正确认识,并了解到如何利用其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当同学们到宁夏去查勘国营农场时,对土壤问题,就懂得从生物作用的观点上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这说明苏联教材已在他们的学习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苏联教材是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及广泛的联系性。由于苏联教材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在内容上就很精练而切合实用。但是,过去的兽医药物学,不但教给学生关于家畜的药用量,也教人的药用量;教植物化学保护,不仅教植物防病防虫的药用量,有时也教人的药用量。用了苏联教材,就可以不必把学生的许多精力化费到盲目的、不切实用的地方,所以过去一学期的课程,现在四个星期就教完了。苏联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这也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教材大大不同的。资本主义的教材常常带有片面性,把科学的整体性割裂得支离破碎。学土壤的不懂耕作,学作物的不管土壤,这是一种普遍的情况。土壤的生成和发育,和微生物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学土壤的就很少研究微生物;教植物病理的只注意于小麦宽行大垅,增加通风日照,以不利于病菌的发生,就没有想到如何实行正确的耕作制度和运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促使小麦健壮的生长,增强本身的抗病能力以取得丰产。
由于苏联教材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具有明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采用苏联教材首先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就不可能很好地采用苏联教材。
其次,教师要经常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苏联教材。像土壤改良学第一章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写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是不容易理解透彻的。米丘林、巴夫洛夫的学说也都渗透着唯物辩证的观点,缺乏唯物辩证观点的人,就很难懂得这些学说。学习苏联科学理论的过程,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过程,就是对资产阶级以及其他错误思想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批判的过程。在许多科学中都遇到唯心论和唯物论两种不同的观念,如数学上“数”的来源,唯心论者说是上帝造的,唯物论者说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理学上的唯心论和唯物论问题,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说得很多了。如果不能把唯物论的观点真正地在实际观察问题中建立起来,就失掉学习苏联的有利条件。因此,继续不断地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采用苏联先进教材的关键。
由于苏联教材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因此我们采用苏联先进教材,必须加强教师对实际的联系。一般地说,教师们的理性知识较多,感性知识较少,通过和实际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的感性知识,另一方面又可验证先进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从而加强教师对采用苏联教材的兴趣和信心。如一位教师看到苏联教材中说,“浅耕要随麦收同时进行”,“麦地整地的规律是先浅、后深、再浅”,开始时他并不是完全相信的,后来在一次劳动模范会上,听到农业生产劳动模范叙述他们整地的方法是:“头遍铲破皮,二遍狠扎犁,三遍是锄草的,四遍是胡搞呢(按即马马虎虎整一下的意思)。”又说:“浅耕要早,越早越好。”又有一次教师们去陕西武功访问菜农,发现白菜种株用密植的方法,种籽的产量比书本上说的产量高十倍,而这种密植的方法就是苏联常用的方法。这些说明农民在长期生产中摸索出来的优良经验,是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的。这些材料,使教师们认识到苏联教材确实是联系实际的,从而加强了他们采用苏联教材和联系实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苏联教材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最后,正因为我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还不高,阅读俄文专业书籍的能力还不够,俄文书籍和翻译资料还不足,所以我们不能急躁地把学习苏联当作突击任务去完成,而必须采取准备条件,稳步前进的方针,首先选择一门带有关键性的科学,进行全面地、系统的学习,找出学习苏联的途径,然后再全面展开。就农学院来说,如果达尔文主义和米丘林遗传学搞不好,不能把孟德尔、摩尔根、威士曼驳倒,那么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必将流于空谈。因此,两年来我们就抓住所有机会先后三次派教师到北京向苏联专家学习,因此我们就有条件展开全院性的达尔文主义和米丘林遗传学的学习。这个方法,从我们过去的经验和今天的情况来看是有效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