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阅读
  • 0回复

乡乡有市 日日有圩 货畅其流平和实施“小乡大集镇”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3
第2版(经济)
专栏:

  乡乡有市 日日有圩 货畅其流
 平和实施“小乡大集镇”战略
本报福州10月2日电地处闽粤交界的山区贫困县——福建省平和县,从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商品流通入手,积极实施“小乡大集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县在短短3年间基本实现“乡乡有市,日日有圩”的新格局,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提前实现翻两番,一跃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十佳”县、市之一。
平和县是个山区县。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畅,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贫困面貌也难以改变。平和县的领导认识到,要使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必须从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搞好山区商品流通入手。于是,他们制定了“小乡大集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根据本县资源分布特点和商品合理流向等情况,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全县的市场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布局。
在市场建设中,平和县实行“政府搭台,各方唱戏”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驱动县、乡、村、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以确保市场建设的资金来源。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先后兴建、扩建了13条农民街、4条商业街和25个农贸市场,香蕉、蜜柚、木材、仔猪等专业市场正在加紧兴建。
为促进各类市场繁荣,平和县提出:“人不分农商,业不分公私,货不分南北”,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市场,参与经营竞争。目前,全县已有近千户农民告别山村进入市场从事加工、销售、商业服务等行业经营;全县经工商部门批准发照的个体工商户达5348户,安排就业人员1.6万多人;去年全县商品零售额达2.8亿元,农副产品交易额达4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全县农村物畅其流,调动了山区农民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他们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按市场需求,大搞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林、果、竹、茶、禽畜等一批生产基地应运而生,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也蓬勃地发展起来,全县仅个体运输车辆就有2490辆,位居漳州市各县、市之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830元。
(潘帝都 赖炳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