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太原市国营、地方国营企业 全面发动群众讨论生产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22
第2版()
专栏:

太原市国营、地方国营企业
全面发动群众讨论生产计划
太原市各国营、地方国营厂矿发动群众讨论和制定一九五三年生产计划的工作,从四月上旬开始,到五月中旬止,由少数单位、少数车间的典型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开展的阶段。除个别开始得较早,进展较快的单位(如二四七厂、东山煤矿)已订完车间、工段、小组及个人计划,正在讨论订立联系合同外,其余大部厂矿正在紧张地讨论中,估计大部分单位在五月内即可陆续结束。
根据二十三个厂矿(基本建设单位除外)的材料分析,目前工作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领导干部认识订计划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做得早,群众发动得比较充分,因而计划讨论的比较细致、具体,订出的计划也是先进的。这类厂矿的计划中不但有任务的要求,而且找到了关键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这类厂矿有太原钢铁厂、太原机器厂等八个单位。第二类、初步发动了群众,计划讨论得也比较认真、细致,但由于领导干部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不能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计划指标的确定及贯彻都受到影响。这类厂矿有太原面粉厂、太原印刷厂等六个单位。第三类、领导干部没有认识订计划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做得极差,没有从思想上发动群众,因而讨论计划流于形式。有的单位则长期停留在重点试验阶段。这类厂矿有太原化学厂、皮革厂等九个单位。
第一类和第二类厂矿在发动群众讨论和制定计划的工作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充分发动群众,反对保守思想,这是订好计划的先决条件。各单位在开始讨论计划时,都普遍地对职工进行了新时期新任务的思想教育,特别是三大任务的教育。有些单位并具体地分析了职工的思想问题,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动员,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太原钢铁厂炼铁部用算细账的办法教育了群众。该部三年来未很好完成任务,其损失相当于三十架战斗机或二万八千辆自行车。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大大教育了工人群众。该厂耐火材料部的职工,在开始时保守思想严重,害怕把计划指标定高了完不成任务将来吃亏。但经过领导方面深入动员,并组织职工群众详细研究之后,证明设备潜力仍然很大。如该部干燥坑过去的容量经常只达每平方公尺四十七公斤,经工人群众详细计算后,证明每平方公尺可容六十七公斤,提高容量百分之四十二点六。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保守思想很严重。这种思想只有群众行动起来以后才能克服。
第二、发动群众讨论计划的过程中,必须紧紧结合反官僚主义,认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群众发动得好,计划制订得好。一部分厂矿的领导干部经常不能深入车间、小组,及时地了解下情,而认为“计划下达,万事大吉”,对工人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和问题关心不够。有的工人说:
“大家的劲头都被领导干部压下去了。”炼钢部在发动群众订计划的头二十五天中,职工只找到三十七个窍门;到党委会明确提出了反官僚主义的口号,以及该部领导干部把以往未处理和处理得不好的窍门加以清理以后,在五天内职工便找到了一百一十九个新窍门。领导干部及时处理了一百二十四个窍门,并奖励了三十八个人之后,职工情绪更高涨,在五天中又找到四十五个窍门,对生产的提高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抓住关键问题,组织课题竞赛,是把讨论计划和完成当前任务结合起来的最好方法。如太原机器厂金工车间金同义小组在讨论计划中,分析了小组生产中的六个关键问题之后,发动大家找窍门解决,结果这些问题都被工友们解决了,使该组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一步。该车间韩保林小组在解决了自己的关键问题之后,按照国家计划指标的要求,提前四个月零十八天完成全年任务是没有问题的。太原钢铁厂在这方面采用两个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即:一、针对各生产部门存在的重大关键问题,用奖励的办法发动群众加以解决。二、为了制订出先进的技术定额和计划指标,该厂组织三班工人轮流表演技术,以便发现和总结操作技术上的优点。他们称这为“技术会师”。如炼焦部领导方面要求粉碎机每小时粉碎五十吨煤,工人都认为要求太高。通过“技术会师”,工友李逢春在表演时,一小时粉碎了八十一吨又二百零八公斤,保证三米厘以下的煤块达百分之九十一点九(过去是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经“技术会师”之后,在出焦速度上由十五分钟缩短至九分钟。
第四、必须注意发动群众的广泛性及计划指标的全面性。较先进的各单位不但发动了工人群众,而且发动了业务、技术人员;不但有产量指标,而且有质量、成本指标。太原机器厂在生产计划指标下达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如召集了技术人员、老工人座谈会,制定了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同时发动了各有关业务部门,讨论和制定了安全措施计划及福利卫生计划。这样就把全厂都带动起来,并为走向计划管理打下基础。
由于运动发展的不平衡,那些比较落后的单位目前还有很多严重的问题。例如有些厂矿还没有真正发动起群众,订计划工作还停留在少数人的圈子内;有些职工认为“窍门找绝、潜力挖光”,有些则怕把指标定高了;职能部门业务人员还完全没有行动起来,甚至还没有行动方向。这些厂矿的工作所以开展得不好,其根源之一是领导干部至今对订计划缺乏明确认识,对管理好人民企业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因而以简单草率的态度对待发动群众讨论国家计划这样重大的事。为了扭转这一情况,中共太原市委指示这些单位必须全面地充分发动群众,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揭发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发官僚主义;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种“专题竞赛”、“技术会师”,开展找窍门运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务使生产计划指标能在一个先进基础上定下来,进而订好作业计划及建立和贯彻各种责任制,以便全面作好计划管理工作。
(任笃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