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在山区推行水土保持工作时应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22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在山区推行水土保持工作时应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
编者按:在山区有计划地禁开陡坡、封山育林,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进自然条件的方法之一;但水土保持是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生产的实际需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长期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必须与农林、水利和畜牧各项建设计划密切配合,才能巩固和扩大工作的成绩。但是,根据本报读者来信反映:安徽霍山、六安、宿松等地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没有设法解决农民群众的生产问题,以致造成部分农民生活困难,引起群众不满,并使这一工作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情况是值得重视的。现将读者来信摘要发表于后,希望安徽省人民政府进行检查,领导和帮助上述各地的农民群众解决禁垦陡坡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并请各试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也能注意这个问题。
(一)
治淮委员会独山水文站华亮民来信:安徽霍山、六安等县人民政府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根治水患,决定在山区坡度二十五度以上的山地一律停垦还林。这个作法当然有正确的一面;但他们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封山后广大人民生产和生活问题,如何解决。因此,当地农民意见很多,这个决定也不能很好贯彻。
据我所知,大别山区山地的坡度大部在四十五度以上,二十五度以下的可耕地寥寥无几。因此,这里的农民历来就靠着垦殖陡坡来维持生活(因当地土质不好,开垦后种了一两年就不能再种,就得另垦新地)。实行停垦还林后,他们不能继续开垦陡坡,生活就成了问题。政府虽然对生活困难户有救济,但这也只能解决个别农民的生活问题,而且也不是根本办法。政府虽一再强调要农民搞副业,但是山区搞副业困难很多,如我站附近韩承斌互助组为了设法搞副业,从去年冬季到现在大小会议开了数十次,我们也大力支持,但始终没有找到门路。此外,过去这里不少农民整年累月忙着开垦山地,现在这批劳动力就没处使用了,这个问题当地也没很好加以解决。
在这样情况下,水土保持和造林工作是很难做好的。当地砍伐林木的现象很严重,有许多树木没长到一定的程度就被砍伐了,有不少可供工业建设使用的树木都被砍作燃料卖了。我们向群众宣传护林政策,有的农民提出:“如不砍树木,我们就不能生活了。”有些地区(如霍山县大乾润和六安县驻驾湾等地)的农民不管停垦还林的决定,仍然开垦种植;而那些已经停垦陡地的农民也怨言很多,焦虑今后的生活问题。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及早解决;因此向你们反映,希望引起当地领导机关的重视。
(二)
安徽宿松县小岗乡人民政府乔春茂、王昌义来信:我乡全是山区。今年上级指示不许群众开荒山;根据我地情况,这是很难能做到的。因为我们山区田少,群众只有开荒山种红芋才能维持生活;同时我地土质不好,开一次种一两年又得丢掉。所以群众每年都得开荒山,如果歇一年不开荒山,就得半年没有吃的。现在群众普遍反对禁止开荒山的决定。我们认为:禁止开山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希望上级人民政府研究我乡具体情况,对群众生活问题作妥善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