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江海通津是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江海通津是崇明
本报记者章世鸿刘士安
我国的第三大岛在上海,它就是“控长江咽喉、扼东海要冲”的崇明岛。与它的两位“兄长”——台湾岛和海南岛如雷贯耳的声名相比,它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崇明缘何如此?
尽管崇明的经济实力在上海郊县排行榜上屡屡名落孙山,但我们却相信它就像一块被埋藏了很深的金子,应该有闪亮发光的明天。这种挥之不去的潜意识,驱使我们去崇明岛探访。
去崇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过江难。崇明岛三面环江,东临大海,进出岛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渡轮。汽车从上海市区到石洞口码头,只需1个小时,但从等候、上船到开航,没有3个小时一般上不了岛。倘若遇上台风或大雾天停航,只能困在岸边或岛上干着急。
长江让奔流泄下的泥沙淀积成崇明岛,又用滔滔江水把崇明与上海分隔。交通不便使崇明变得闭塞,且难以把握许多机遇,崇明岛就像是大上海这个繁华都市里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交通是最大的投资环境。崇明岛人议论的是交通,几届县政府倾心关注的是交通,外地和海外的投资者最担忧的也是交通。轮船公司从1987年组建时没有自己的一条船,到现在拥有大小9条渡轮,开辟13条航线、46个班次,基本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的交通网络。但每年进出崇明岛有650万人次,车辆近30万台次,仅靠9条渡轮,开足了马力也难以做到来得容易去得方便。交通局下了大决心,贷款3000万元建码头,造高速气垫船,争取尽快把硬件设施搞上去。最近,轮船公司改制成为亚通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近3年里投资5000万元建设四个大项目。
崇明岛“襟海带江”地位独特:前通我国南北方沿海和太平洋,后贯长江流域,全岛有209公里长的岸线,南线的34.5公里都属于优良港址。在我国,具备这样优越建港条件的地方并不多见。崇明应当成为长江流域广大腹地出海的“岛桥”,成为苏南与苏北两个经济区域间的“岛桥”。
“岛桥”,一个多么新鲜的名称。作为我国通向世界的东方门户,上海港担负了繁重的使命,码头泊位常常超负荷运转,加之黄浦江水深不足10米,超级巨轮往往难以驶入。如果在崇明岛南部兴建现代化的港口,将会给长江流域增加一个新的出海口和周转地,在江海通津处架起一座“岛桥”。长江每年带下的5万亿吨泥沙,使崇明岛的北翼和东西两端每年长出2万亩土地,崇明正与苏北逐年靠近,将来有条件设坝拦堵长江北支,崇明岛不仅可实现与苏北的沟通,而且能形成20万亩的水面和30万亩的土地。令人鼓舞的是,以大桥、江底隧道将崇明与上海和苏北相连的浩大工程方案,将要进入论证阶段,一旦实现,崇明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定将迅速“增值”。
“岛桥”意识的萌生是崇明岛经济起飞的信号。
冷寂了多少年的宝岛,盼望那闪亮光辉一幕的来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