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十月,沸腾的禹都商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十月,沸腾的禹都商城
王丽 晓鸣
一幢幢风格迥异,式样新颖的楼房拔地而起;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通衢大街映入眼帘。
大凡途经这里的南来北往游客,无不翘首观望,驻足流连……
啊,在这里当年大禹建都的地方,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商城”。
是的,自开工以来,这项宏伟的工程已牵动了多少人的心绪,成为多少人时时关注的话题。
因为,建成后的禹都市场,将是启动运城经济腾飞的金桥,将是连接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往来的友谊彩虹。
凡来禹都市场参观的人们,看到这规模浩大的工程场面,及其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都会对禹都市场诱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由衷的赞叹!
运城,一块流金溢银的宝地;禹都,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地理优越,交通便利。然而,多少年来,这里一直比较闭锁,伴随着浩荡的改革春风,运城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面对这块滚烫的热土,大胆地挣脱了千百年来束缚经济发展的锁链,决定在此建设一个能辐射四方的经贸城——禹都市场。
运城,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带,历来为河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北通幽燕,南达秦川,自古属交通要道。与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隔黄河而相望,除有纵贯山西全省的大运公路、同蒲铁路穿过市区,更有通往古都西安的太风公路,通往中原各地的运茅公路铺设其间,它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也是东南、西南、西北各省物资进入山西的集散地。
安邑,是运城市东郊的一个历史重镇。因当年“禹践天子位于安邑”而享有“禹都”之美称。
安邑,人杰地灵。它不仅仅是禹之都城,影响深远的政治家商鞅亦在此成名;还有夏大夫关龙逢墓、魏豹城、韩信沟、隋代运粮河、唐太平兴国寺塔等闻名遐迩的古迹,使其更具有神奇色彩。
禹都市场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向东13公里有历史名人司马光陵墓;向西20公里有闻名中外的解州关帝庙;向西50公里,有著名的普救寺、莺莺塔和唐代镇河大铁牛;向南60公里,有闻名遐迩的元代壁画永乐宫和风光秀丽、扬程很高的大禹渡电灌站;向北80公里,有历史名楼“秋风楼”,“秋风楼”上刻有汉武帝历史名诗“秋风辞”石碑。
安邑人素以“多财善贾”而著称于天下。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已为全国有名的商埠。
改革的春风吹拂辽阔的神州大地。运城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被这催人奋进的春风鼓舞着,他们苦苦思索着振兴运城的大计……为此,他们辗转千里,奔赴沸腾的山东,汲取那里繁荣昌盛的真经。山东崛起的经验告诉他们:在当今时代,经济的崛起是要以流通市场为必经环节。市场,商品价值的实现场所,乃是发展的动力,更是活跃经济的有力杠杆。而本市目前的流通市场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出的表现是:规模较小,布局分散,档次不高,很难起到牵动生产和消费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应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拓展流通领域,沟通南北联系,承东启西,借此振兴运城经济。运城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决策之一应该是:流通开道。
十月,天高气爽,碧蓝如洗,佳节喜气,由京华而禹都,在一年一度传统的关公庙会的同时,一座崭新的商业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禹都市场,是连接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的“纽带”和“金桥”,是古迹遍存的灵光宝地和当今改革开放相融合的美好象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