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希望继续贯彻宏观调控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9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希望继续贯彻宏观调控措施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记者李德金、董宏君报道:“朱镕基副总理在会上作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概括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对策,这对政协委员了解情况,参政议政大有帮助。”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今天进行大会发言,与会者认为,这次会议把经济问题作为主要议题值得称道。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了大会。
李刚常委认为,这次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借鉴了过去的经验,尽量少用行政手段,这是很正确的,但总体上看,这些措施仍属“治标”的范畴,要使国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提高经济效益,还需要在“治本”上下功夫,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房维中常委就现在国内外舆论提出的经济“软着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要有步骤地把超过国力的过大投资规模压缩下来,使严重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软着陆”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急刹车而造成的经济大的损失。我们应当把劲使在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上,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而不能盲目地追求和攀比投资增长速度。
他说,当前投资规模膨胀、投资结构失调、通货膨胀加剧,都表明宏观调控体系与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很不适应。加快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外汇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谈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培养人才这个问题时,黄克立常委在发言中强调,发展市场经济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培养懂经济的人才。这种人才不尚空谈,有清醒的、务实的头脑,能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政府应该大力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不但使用本国培养的人才,而且放手使用留学生和外国专家,利用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锦上添花。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刘广运常委在发言中建议切实加强党对农业的领导。其内容包括建议党中央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农村问题;下大功夫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决扭转瘫痪状况;建立同广大农民直接联系的渠道;党中央设置精干的农村工作委员会。刘广运解释说,9亿农民分散的广大农村,必须有适当的组织,同党和政府保持接触,进行对话。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群众组织的基本形式,应当扶持其健全发展,并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全国性的联合机构。
一些常委在发言中指出,现在一些老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困难很多,日子很不好过,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对国有、合资、乡镇三种企业的政策不统一,竞争条件不平等,过度倾斜外资、合资企业。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能否搞好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能否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议国家对企业进行排队,确定哪些大力发展,哪些限制发展,该发展的要大力支持,该贷款的还要贷,不要一刀切。关于农业,国家要增加投入,确定农用生产资料的最高限价,以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天在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还有周同善、金鉴、陈铭珊、叶宝珊、胡鸿烈、杨纪琬、韩培信、程连昌、冯元蔚、郭秀珍、王之泰、徐四民、廖延雄、金日光常委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孙孚凌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会议,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洪学智、邓兆祥、钱伟长、胡绳、钱正英、苏步青、董寅初、安子介、马万祺出席了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