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德法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德法见闻
赵复垣
几年来,我曾先后赴德、法工作。其间见闻,不无颇具启发者。
一切经济活动通过银行 到达所在国安顿停当后,头一件事是去银行开办帐号,不然无法领到资助。办帐号手续严格:出示护照,确认身份后,使用真实姓名方可办理,而后各项收支均通过此帐号。无论在德国还是在法国,除特殊情况,一概不许向个人或企业以现金支付。这些措施使银行系统对个人或企业的收支情况了如指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在颇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犯罪。
严格的累进所得税制 和外国朋友聊天时,经常谈起他们的收入所得税,纳税已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税额是累进的,收入越多交税比例越高,反之则越低,纳税人一般不会因纳税而贫困,收入高的人纳税后仍能保持收入相对高。征收所得税是政府财源的一个重要保证。
路口无人值守 德国也有“汽车王国”之称,汽车质量精良,道路等级高,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120公里尚属中速。所有路口都只有自动红绿灯,闯红灯的事极为罕见。德国还有条“规矩”:汽车要礼让行人,而不是行人礼让汽车。
留下青青草 在德国,地表几乎全被森林或草坪覆盖,树木、青草都受到精心保护,很难看到裸露的黄土,空气含尘量自然大为减少。德国人经常用机器割草而从来不拔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淘汰掉高秆的品种,留下一片平整的绿茵。
路标“文化” 初到巴黎的人极易迷路,无怪乎连巴黎人出门上街,也经常携带一份地图。但在巴黎地铁中却无此忧,因为地铁内路标特别多。不仅站名、行车方向写得清楚,每个出口通往哪条街道,可换乘哪路车,去往哪个终点方向也标得清清楚楚;如遇步行通道转个弯,还要不厌其烦地再写一遍。看着这些用心良苦的路标,好像时刻有人在关心着你。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路标也特别多,不仅有许多“至×地×地×米”的标志,还在建有加油站、电话亭、警察值班处和供休息用的岔路口等处,提前数百米就标有“前方×米处有×”的提示,以告开车人必要时预先驶入慢车道。交通标志看来事小,却反映出建设的总体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