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太行灾区翻身农民顽强抗旱三次下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8-02
第2版()
专栏:

太行灾区翻身农民顽强抗旱三次下种
【本报特讯】太行自入春以来,大部分地区缺雨,旱灾严重,但在共产党及民主政府领导与帮助下,灾区翻身农民高度发扬了战胜灾荒的卓绝精神,此种精神为历史上所未有。谷雨以后,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起来,担水点种,凡能动的男女老少都卷入抢种运动。武安一县在六月上半月内,即担水点种棉花五万五千余亩。涉县二十三个村在劳力大批参战情况下,老婆娃娃一齐动手,两三天内即担水点棉花、玉茭七千二百余亩。在抗旱斗争中,一、五分区普遍开展水利活动,凡有可能,群众即全力突击修渠、打井、挖池。邢台等地,在群众苦心创造与全力突击下,将历史上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水利工程建设成功。小苗出土,酷旱未已,各地又组织了保苗运动,左权等县提出救苗如救命,救活一棵算一棵,打@@,捉害虫。如邢台劳动英雄号召每一劳动力保证浇活半亩苗,为了省水耐旱,许多县份均采用高粱杆插空灌水的办法,在炎日下费尽心机的一棵一棵的抢救。涉县城关九百余人,一齐出动,半天内完成小苗围土,盖苗一百五十余亩。左权沿河近水村庄,全村老乡,一桶一杓的抢救庄稼,每人每天平均浇半亩地。此外各地普遍执行了多锄细锄的号召,林县、武安等最旱地区,小苗出土后被旱死,群众又动手再种,有的种上又旱死,群众又种上,有的下种达三次之多。在节约方面,群众对共产党与民主政府有高度信赖,自各地号召节约备荒后,群众马上自觉的订了计划,降低生活水平,有的公订村公约,确定生活标准。二分区和顺、榆社、昔阳等县,烟酒已无销路。涉县群众已到处拾柿柠,碾棉籽,大量采积代食品。林县夏收后,均以小麦换米,食麦者很少。各地群众确信,只要组织起来生产自救,一定可以战胜灾荒。(毓明)
【本报昔阳讯】全县入春苦旱,群众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互助点种抢锄,获得很大成绩。锄苗方面:各村劳英带头,提出了“锄头有雨”、“黑豆穿黄衫,赶一小布衫”,“多锄多搂,秋天耕地圪垃少,还能去了宿根草”,“天旱锄田,赶前不赶后”等口号,调动了群众,从现在看大部庄稼都已锄了三遍,或正在突击。四区杂田二万九千三百零六亩,已锄三遍的二万五千七百九十二亩。其次为了防旱与弥补今春下种在耕作上的不足,各地普遍开展了抓青,保证杂田普抓,谷田部分的也抓,每亩上粪均在五至十五担。东关提出:“现在多抓一把青,秋后多打一把粮”。北横山的办法是:“大粪一担水三担,每根玉茭上一碗,这样不但能发苗,庄稼又肥又耐旱”。群众行动的很快,四区杂田二万九千三百零六亩,现已抓青七千九百九十八亩,正在突击。在行动中作了抓青的利益教育与具体算帐(西固壁李马小抓青半亩,多打一斗,每斗多一斤。)进行了扫曲灰、拆坑土、刨荒土、熏熏土、扫街、垫圈等,解决了部分群众认为劣地抓青不占与没粪思想。在抗旱运动中,并进行了开渠开荒,仅王寨、三交河、河上三村开渠六道,浇地一百零二亩。六区已开出生荒一千零二亩,熟荒一千一百九十八亩准备撒菜、种荞麦。西大街结合解决等价问题与勤工问题,组织了还工开古坟,每口人保证开菜地二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