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古典建筑中的瓦当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古典建筑中的瓦当艺术
“瓦当”,是古代建筑物上的附件,但经过工匠勤劳智慧的创造,“瓦当”成了美化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瓦当的类别有三种:即画像、文字和画像兼文字。画像瓦当多以图案的形式来表现,如各种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中的云、水等。文字瓦当则以文字来表现,如“美意延年”各种吉祥用语等。而画像兼文字瓦当则以图案和文字结合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瓦当造型艺术也不断发展变化。战国时期的瓦当,各国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周王朝宫殿建筑上多为各式云纹半圆瓦当;齐国多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半圆瓦当;楚国多素面圆形和半圆形瓦当。据考古资料反映,战国秦瓦当中,鸟纹图案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图形多样。如云鸟纹、云鹤纹、凤鸟云纹、凤纹、四鸟纹。
至秦代,以半圆、圆形、素面纹饰、圆形带纹饰的瓦当较多,并出现了以图案和图像为主的两种瓦当。据最近考古资料说明,在秦始皇帝陵建筑遗址发现大量文物,其中菱文大瓦当,直径61厘米,为中国瓦当之最,可见当年陵园建筑之显赫。
西汉制瓦技术进一步提高。西汉尚多半圆瓦当,东汉则为圆瓦当。汉代除了图案、图像瓦当外,文字瓦当开始盛行。据考古发现,在甘肃静宁县的古成纪遗址中发现有“长乐”、“未央”字样的汉代全瓦当。在唐代发现有莲花图案的瓦当。
瓦当所表现的艺术效果也不同。画像瓦当则表现拙中见巧,有的写实,有的夸张,古朴自然。文字瓦当多用小篆文字,在布局上更富于变化,字的笔画能曲有伸,挪让有方,疏密相间,方折圆转,无拘谨板滞之效果。画像兼文字瓦当则图文并茂,高古灵秀,相映成趣。
(9月18日《少年百科知识报》马彦章文 王敏才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