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民宅为何多“坐北朝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民宅为何多“坐北朝南”
我国农村的多数民房都是背面向北,且多紧靠山岭或高地,那里栽有树木、竹子等,起着固水土、挡风沙、保护房屋的作用。房屋的前面朝南,门前地势平坦开阔,是居住的人出入和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气候特点说,我国是一个“背陆面海”的国家,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在这一广大地区内,太阳多从偏南方东升西落。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住宅的门、窗朝南,可使更多的阳光斜射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温暖。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射入门、窗的光线就少,能保持室内凉快。因此,这样的住房建筑,有利于居室保持冬暖夏凉。再者,我国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偏南风,暖热湿润。我国除沿海和水域地区受水汽影响,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外,其他地区多是下午二至三时。宅舍朝南,在盛夏时期,可避开下午最热时的直射阳光,起到遮阳避暑的作用;在隆冬季节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九月八日辽宁《青年知识报》杨文龙文 李勇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