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选“梨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1
第4版(要闻)
专栏:

  选“梨王”
本报记者 刘杰
市场经济讲究个优质高效,梨乡人懂得这个理。中秋节前,酥梨之乡——安徽省砀山县为此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活动:选“梨王”。文告一出,四乡八里的老少爷们,嫁女娶媳妇般踊跃送选。县里找专家评,让生产者比。然后,各路“梨王”汇聚县城领奖,热闹得如同赶大集。
看,唢呐《梨乡欢歌》中,葛集镇的龚传英老汉,上台领取了酥梨优质一等奖。他肩搭汗巾,一脸喜气。问到绝招妙方,他说:“侍弄树也得实打实。酥梨要酥脆,味甘,水多,得给好肥料,俺几十棵梨树全施芝麻饼肥、好磷肥,外加果树专用肥,才有这个好成色。”专家介绍,老龚的梨含糖分在15%以上。老龚头一笑:“买果的都往俺园里钻,梨还没下树就给订购光了。”
赛梨中,专家们又增设三个串果特别奖。原来良梨乡崔龙明家两年生的果枝上挂着12个果,重9公斤。他修剪得法,妙笔生花,该收则收,该放就放,通风透光,枝壮叶茂,人家三年吐蕊,他两年就让结出一大串。
接着,祝振云领走了新品种奖,刘全献获得大香水梨奖,最后上台的是名叫德勇的小伙子,“独占花魁”,捧走了“梨王”大奖杯。台上台下赞声四起:“乖乖,一个梨3斤8两,真少见。”小伙子嘿嘿一笑:“没有新技术,咱可跟不上大市场,赚不了大钱。”几句话换来一片巴掌声,满堂欢笑声。
选“梨王”选出了梨乡人的精神头儿,选出了梨农新的市场观。县领导借此鼓劲:愿梨乡多出梨王,早奔小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