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财税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1
第5版(理论)
专栏: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财税体制
米建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与现行财政税收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紧密相关:
从去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势头很猛,建设规模过大,工业生产以2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但经济活动的财政效益并不高,财政困难呈加剧的趋势,导致国家对农业等基础产业、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关系到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投入严重不足,“瓶颈”制约日益严重,结构失衡加剧,这与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比重下降过多、中央财政财力不足及国家宏观调控乏力有关。
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展缓慢,这与现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有关。
企业之间负担不均,所得税不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履行弹性调节功能,这与现行的企业经营承包制有关。
在收入分配中,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与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不严有关。
预算外资金数量上的膨胀,使用上的失控,预算约束软化,这与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关……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蔓延,说明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还远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改革。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政府间财政体制(分税制)改革、国家与国有企业财政关系改革、税收制度改革、预算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补贴制度改革、国债制度改革等。改革财税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使财政分配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向效率和公平的转换。
1.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优化结构的原则,应有步骤地全面推行增值税,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展到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环节,税率以不低于15%为宜,实行价外计征,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在所得税方面,应先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前列支项目和扣除标准,税率以33%为宜,并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拓宽税基,适当降低税率,充分发挥所得税聚财和调节的双重功能。在税种的设计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减并一些旧税种(如盐税、筵席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等),开征一些新税种(如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使税种降低到20个左右,逐步建立起既能与国际税收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复合税制结构。
社会保障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社会经济、政治稳定的一个税,也是一个延缓即期消费,增加即期积累的调节税种,是国家从财政方面保证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效率化的重要财力来源。市场经济下的国家都开征了社会保障税,而且税量很大,在美国占联邦税收的38%,在日本约占中央财政收入的30%;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德国为57%,法国为47%,英国为19%,韩国为25%。我国也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2.加快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使收入适当向中央财政集中,并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用科学的转移支付方式将集中的财政收入分配给地方使用,做到收入的“大头”在中央,支出的“大头”在地方,加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在收入的划分上,中央固定收入是:关税,中央企业所得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铁路、银行、保险等部门交纳的收入(所得税、营业税和利润)等;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是: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应大头归中央,证券交易税宜五五分享,资源税应区别对待,大头给地方;地方固定收入是:除中央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以外的所有部分,近期的骨干税种是营业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都颇具增长潜力,在地方固定收入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加快国家与国有企业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改革现行的企业经营承包制度,降低国有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取消“两金”,提高折旧率,允许利息进成本,使企业与国家的财力分配,依照新的会计和财务制度由承包利润改为依法交纳所得税,企业贷款从税后利润中偿还,并实行资本分红的制度。国家应使资本分红成为贯彻产业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对鼓励发展的产业可以采取零分红,对需要限制发展的产业国家可以适当多分一些。
另外,还必须通过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基金由财政监管起来,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完善国债制度、补贴制度,发挥国债、财政补贴在宏观调控中的杠杆作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存量流动制度和现代公司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