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建立经理层竞争机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保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4
第5版(理论)
专栏:

  建立经理层竞争机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保证
罗精奋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是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理层在市场竞争和自主经营的条件下,虽然经营他人资产(股东是政府的、法人企业的或者有一部分是民间的),仍然兢兢业业,竭力维护其资产安全,并使之不断增值。这是针对目前不少全民所有制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我国不少全民所有制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对国家资产在经营中是增值还是亏本不甚关心。目前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0%上下,这还不包括潜亏。所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是树立企业经理层(首先是总经理)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此,需要通过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经理人员的聘用中引入竞争淘汰机制,使其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联结起来,共荣共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大企业中,无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这样做的。这些企业中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相互分离,企业经理不是像个体户那样经营个人的资产,而是经营他人的资产,然而仍然十分尽心尽职,竭力避免遭到失败,力图在经营中获得最大的边际利润,在竞争中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虽然企业经营成功,新增的财产主要归资产所有者所有,经营失败,损失的财产由资产所有者承担,但是经理层的命运与企业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并受制于资产所有者。企业经营成功,经理将从资产所有者那里获得殊荣,不仅收入增多,而且社会地位提高,声誉大振。聘任期满后,将会得到众多的资产所有者的高薪聘用,委以高职。即使离职调任,也会得到资产所有者的特别关怀。企业经营失败,经理人员将丧失声誉,从而威胁他在企业界另谋与之相当的高级职位,至多到知名度较低的企业中谋求低一档的职务,甚至会断送一个企业家的职业生涯。从而促使企业经理人员十分重视市场调查,正确选择投资方向,改善经营方式,合理组织生产劳动,积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同舟共济,努力以较少的投入,在支付了利息、税金和投资者最低期望收益后,获取更多的额外盈利;而当资金、工资、费用等新的追加投入不能带来更多的边际利润时,或者在这方面的把握不十分大时,即使能从多方面筹措到足够的建设资金,有能力支付职工的工资,也不轻易地追加这类投入。总之,企业经理人员对并不是自己的资产增值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也要培养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家,倡导这样的企业家精神。这些企业家并不是把眼前的物质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追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在平等竞争和自主经营的环境中力求企业边际利润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为把宏观管理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体制奠定切实的基础。
近一段时期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成为社会上讨论的热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是使全民所有制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着重点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的确,扩大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奖金分配、定价、投资、进出口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十分重要,这是建立企业经理责任制、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否则企业经营决策都由上级行政部门决定,企业经营好坏、盈亏状况就很难由企业经理负责。然而有些方面的具体表述,似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是谁来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人们常说企业自负盈亏,其实企业作为整体只能核算盈亏,而不能承担亏损的责任和风险,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负盈不负亏的现象。大家知道,企业的人员分为三部分——职工、经理和资产所有者。那么我们分别看一看哪一类人员能够承担盈亏责任。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亏了本,企业的职工不能赔偿资本的损失,他们失去的只是原来的劳动岗位;同时,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一般通过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使失业的劳动者中的极大部分由别的企业吸收,重新安排工作。企业的经理也难以赔偿亏本的全部损失。所以,所谓企业自负盈亏,实际上是资产所有者负责。不论企业是属于竞争性行业抑或非竞争性行业,都是如此。因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仅限于自负盈亏,以求企业对政府授予其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承担责任是难以奏效的。
二是正确评价股份制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作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指的是改革企业内部的机制,而不是指改革外部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方式。目前流行的关于明确产权关系、实行股份制,实际是改进政府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方式,调整这些企业资本金的组成。其实,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国家,产权关系十分明确,毫不含糊。改革以来,推行联合,由几家企业和单位用公有财产和法人财产组建企业集团,联合时清理并核算财产,产权关系也是十分明确的。只是由谁来履行资产所有者的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组织机构和责任人。股份制是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有效形式,能将居民货币收入直接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使国有资产的运作规模迅速扩大,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如果同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的全权代表,行使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则可以招标选聘企业总经理,对内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并对企业经理使用国有资产情况进行监督。这样,公有制资产人格化,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经济管理职能与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资产运作职能相互分离,有利于资产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理层对企业资产的经营权相互分离。虽然如此,这仍然是企业外部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不属于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至多是为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创造一些外部条件。的确,从理论上讲,一旦企业经营业绩不好,股民们会纷纷抛售股票,股票行情下跌,企业声誉受损,可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然而,这首先要有供求大体均衡的正常的股票市场,这样的环境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还不会具备。其次,这种股民“用脚投票”的方式,仍然要通过董事会用手投票和经理层竞争机制才能起到作用。特别是实行股份制的企业中,允许向社会公开出售部分股票,由私人持股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虽然按目前规定私人股东的持股率可以达到25%,然而私人股东将会十分分散,股东成千上万,股票买卖相当频繁,流动性很大,股票持有者不断转移。股民关心的是在股票交易市场上谋利,并不十分关心企业经营良好带来的派息、送股和配股。因此很难设想通过这种股份制能有效地约束企业行为,使企业经营机制实现转变。在传统的体制下,有的企业经理层对其经营的国有资产不十分精心;“拨改贷”以后,对需要偿还的银行贷款在使用上也不是像有人宣传的那样就不再吃“大锅饭”了,不少企业仍然并不担心无力偿还。因而如果企业经理层的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不实行彻底改革,很难设想企业经理层对由发行股票而获得的不必偿还的资金,一反常态,十分精心。
由此可见,为了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促使企业的经理人员竭力实现经营资产的保值、增值,关键在于建立起经理人员的竞争淘汰机制,实行重奖重罚。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类要素市场中,企业家市场尤为重要。没有健全的企业家市场,那么其他要素市场的行为将会扭曲,以至出现负效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