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拙政园”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2
第12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

  “拙政园”断想
湖涌
苏州这座已跨越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我来过四次,即春、夏、秋、冬四季各来一次。其中拙政园游过三巡。但上两次游园,只是走马观花。这次导游小姐把个拙政园的来龙去脉讲得头头是道。我原来对拙政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先光知道,拙政园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三国时代。原是三国时吴郁林太守陆续的宅第,东晋时系高士戴颙宅,到了唐代后期,诗人陆龟蒙宅也建在这里。北宋年间,山阴簿胡稷言曾在这里建五柳堂。元代曾在这里建寺院,到了元朝末年寺毁。明正德四年(1509年),当朝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弃官还乡,自己承认拙笨,便以彼时大弘寺原址扩建为园。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心愿,便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便将园名定为“拙政园”。
对王献臣的为人,我没有什么研究。不过,仅就自以为“拙”这一点我看他是高明之举。比起那些靠“聪明”去争权夺利之徒是为善者。联系到当前反腐败斗争中,有不少腐败分子往往是那些所谓“聪明人”。自以为得意,自以为可掩众人耳目。其实中国有句古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那些已经败露的腐败分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自认为“拙”者相比之下,往往不那么胆大妄为,也不得其法去捞取钱财。所以,就此点而言,那些所谓“聪明人”太多了,未必是国之幸事。古人云:拙以勤奋,俭以养廉。我觉得自认为“拙”的人,有时反而是真正的聪明人。因为他能权衡自己,认识自己,所以也才能有自知之明。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