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能源“黑三角”地区生态日趋恶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能源“黑三角”地区生态日趋恶化
本报讯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组报道:日前记者在陕北榆林地区采访中发现,正在陕、晋、内蒙古能源“黑三角”地区激烈展开的煤炭大战,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已经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亟需国家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与妥善解决。
能源“黑三角”地区跨陕北、晋西北及内蒙古南部,总面积四点六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三点六万平方公里,储量达二千亿吨以上,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
这里的煤田煤质优良,便于大规模开采。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开发大军蜂拥而至。其中仅神府煤田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即有煤矿五百三十一座。然而,这项大规模开发活动,至今仍处于混乱状况,乱采滥挖现象比比皆是,生态因此日趋恶化,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地处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的乌兰木伦河,从神木大柳塔以上至石圪台村一段,为内蒙古陕西界河,河床下埋藏着丰富的天然精煤。近几年来,两省区许多单位和个人争相在河道内开建露天煤矿,把大量的采矿剥离物乱弃乱堆于河道之中,严重影响了行洪能力。每遇洪水,这些矿渣大多被冲刷进入黄河,或淤积于下游河道,致使河床上升,河道变窄,对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形成重大威胁。
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九八九年七月发生的一次二十五年一遇的洪水,曾经冲毁了沿岸神府铁路多处,中断行车一个多月,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三百万元。若遇百年一遇的洪水,附近华能精煤公司生活区和生产区及大柳塔镇难逃灭顶之灾。
另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仅神木县每年矿区排渣就达六千八百五十六万吨,其中百分之六十倾入河道,每年向黄河输入沙量增加一千五百九十三万吨。一九九二年汛期,这里的河水含泥沙量已接近泥石流,严重威胁黄河下游的安全。
此外,国家明令禁止的土法炼焦,在矿区也愈演愈烈。许多地方天上冒黑烟,河里流黑水,田地变黑土。炼焦形成的大量烟尘、粉尘,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建议,应立即成立一个高层次的有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政府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环境管理机构,对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