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拍给老百姓看的好影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3
第8版(副刊)
专栏:

  拍给老百姓看的好影片
广电部电影局局长 滕进贤
天津电影厂和潇湘电影厂新摄成的以山村小学为题材的故事片《凤凰琴》,教师节前夕在京试映后,各界人士普遍叫好。本报文艺部和电影局日前为此片召开了观摩座谈会,今天登出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文中标题是编者加的。 ——编者
感谢舆论界提供机会,对优秀的国产影片大作宣传。《凤凰琴》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结合得比较好的片子,在北影审片时我就很受感动,我很敬佩天津厂、潇湘厂的胆识和导演何群的艺术潜力。看完后我作了四句顺口诗:师恩胜似父母恩,心中常奏凤凰琴。万绿丛中红一片,放歌齐颂育花人。
当前,在大文化市场的冲击下,电影厂、电影工作人员为了电影界的生存,拍了一些打打杀杀、取悦观众的片子,没有什么不对。但电影界也有迷惘,一些片子胡编乱造,流于低俗,损坏了电影声誉。《凤凰琴》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贫贱不能移的社会责任感。该片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导演何群的艺术追求、创作态度非常严肃,该片可以说是写老百姓、给老百姓看,老百姓也会爱看。
该片的切入点好,描写农村教育、基础教育这一社会性的大问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总的调子把握得好。人物都很美,但是都没有美化;人物都有理想,但是都没有理想化。分寸适当,可见编导的功力。片中有不少华彩乐章,像笛子与口琴共同吹奏国歌举行升旗仪式等,都非常真实感人。
该片总体风格上的把握也不错,写出了育花人的艰难。美工很好,一开头就交代很清楚,营造出特定氛围,很清楚,很美。演员表演到位,不火不温。
不足地方,大舅妈的形象有点虚假,过火了。(附图片)
图为《凤凰琴》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