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美国调整对索马里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4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调整对索马里政策
本报记者 鲍世绍
美国总统克林顿7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索马里大举增兵,接着,美国政府又表示愿与艾迪德进行和谈。这表明美国在索马里采取了加强军事压力和寻求政治解决的双管齐下的政策。
今年6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与索马里联合大会主席艾迪德领导的武装势力的军事对抗不断加剧,美国当局不顾与意大利等西方盟国的分歧和国内舆论的压力,坚持主张用武力解除索各派武装,并将主要打击目标放在艾迪德一派上。但对艾迪德采取的几次军事行动表明,美国凭借军事优势捉拿艾迪德并不那么容易,相反美军却不断遭到重大挫折,同时在日益升级的军事冲突中又造成许多平民的伤亡,引起索马里人民的对立情绪,大有使美国在索马里越陷越深的势头。
10月3日,摩加迪沙长达15小时的激战使美军再次遭受重大伤亡,许多美国人惊呼索马里成了“第二个越南”,要求政府立即从索马里撤军。国会议员们也受到来自选民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克林顿政府对索马里政策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这项以军事和政治两手并举的策略与过去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
首先,改变逐渐从索马里撤军的计划,转而大量增兵,把现驻索美军数量增加了一倍,装备也大大充实,以此稳定军心。同时,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实行威慑,对付地方武装。
其次,为美军撤出索马里规定了最后期限,即明年3月31日。克林顿过去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使得许多议员产生疑惧心理,而今不但有了具体期限,且规定了具体任务,对国内要求撤军的呼声做了交待。
最后,强调通过外交途径求得索马里问题的政治解决。克林顿派熟悉索国情的前美驻索大使奥克利出访东非,并开始设法与艾迪德派接触。艾迪德日前提出全面停火建议后,克林顿总统很快表示欢迎。
新政策得到国会两党的支持。此间舆论认为,克林顿采取了折衷的路线,既赞同撤军,又不立即照办,而是规定了撤军的期限,同时照顾了两种极端的主张。还有人认为,美国政府执行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克林顿宣布美军撤离索马里的期限,在西方盟国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国家意欲先于美国撤出军队,有的则对美国是否真的如期撤军表示怀疑。
总之,美国如何贯彻新的对索政策,结束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又不丢面子,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