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巴基斯坦大选初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4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基斯坦大选初析
本报记者 吴迎春
巴基斯坦大选结果揭晓,在国民议会211个席位和省议会458个席位中,人民党分别获得86席和175席,成为第一大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获得72席和135席,名列第二,独立派人士获得15席和42席,位居第三。各党都表示接受大选结果,但反应不一,人民党声称它获得大选胜利,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说它并没有失败,伊斯兰阵线宣称,尽管它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但伊斯兰阵线将会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这次大选是巴政治危机导致前总统伊沙克·汗和前总理谢里夫双双辞职后举行的,是3年中的第二次大选。在上次大选中败北的人民党能东山再起,一是吸取上次大选的经验教训,较好地处理了与执政当局等有关各方的关系,使自己的竞选地位大为改善;二是在信德省农村地区有较稳定的选民层,并成功地打入旁遮普省农村地区;三是上次大选中获胜并执政两年半的9党联盟——伊斯兰民主联盟瓦解,其中的穆斯林联盟今年4月又分裂成两派:以前总理谢里夫为首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与之对立的恰塔派。恰塔派后来和人民党结成竞选联盟,增强了人民党的竞选力量,分散了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的部分选票。但谢里夫派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它得到国民议会72席和省议会135席,特别是在人民党影响较大的信德省获得进展,取得数量较可观的席位,同时在旁遮普省保持了传统影响。这说明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仍然是巴的主要政党,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这次大选中,各宗教党派获得的席位和上次大选相比,大为减少,出现了“小党愈小,大党愈大”的现象。此间舆论认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选民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等问题。“谁给我们电,投谁的票”、“谁给我们工作,投谁的票”,这是本次大选中常见的标语。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能成为第二大政治力量,据认为,这是选民对前总理谢里夫执政期间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的肯定。人民党能成为第一大党,因为它提出的保护农工不受剥削、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口号,对大批的农村选民具有吸引力。
此间舆论对此次大选顺利进行表示满意,并对大选结果表示关注。在国民议会选举中,无一党派获得简单多数。在全国4省议会中,除人民党在信德省获得100席中的56席,占简单多数外,其它3省,无一党派获简单多数,这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只能由大党同小党或独立派人士合作组成联合政府。由于两大政党的力量接近,无论谁组阁都将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党。此间舆论认为,未来的联合政府要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兑现竞选诺言,将受到反对党牵制。
(本报伊斯兰堡10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