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热血绘新图——记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热血绘新图
——记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
闻有成 王立新
他没有到过澳门,甚至可以说澳门和他几乎没有关系。可是,到本世纪末,澳门将高悬起他设计的区徽,高扬起他设计的区旗。他就是我国河南省青年学者肖红。
肖红,1960年出生在古城开封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18岁,他高中没毕业就考上了河南大学艺术系,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
肖红冷静地思索:工艺美术专业在我国美术领域比较薄弱,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却迫切需要适应现代化经济生活的工美人才。因而,经过痛苦的抉择,他放弃了心爱的油画,搁下了钟情的版画,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工艺美术设计的深造。白天,他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业务研究;夜晚,在妻儿睡熟以后,他在家里的临时工作台——架于儿子摇车上的一块木板埋头奋斗。就在这块木板上,他完成了1万多幅草图,编撰了三本专著。29岁时,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涉足徽章设计,是肖红近年来受人之约开始的。团市委要搞青年活动,自然要找他这个青年朋友来设计会徽,后来市里举办的文化节,请他设计节徽、吉祥物。他又为河南教工设计了统一的徽章,为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设计节徽。
第一次看到报纸上征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启事,他捧读报纸,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的召唤,激情催促着他一定要为香港的回归,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做出一份贡献。他开始查寻各方资料,历史的、当代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文化的,无论是国人大作还是洋人短札,统统取来精心阅读。草图画了一张又一张,图案改了一遍又一遍,左比较右对照,选几幅好些的放几天再改,改后不满意推倒重来。他把精心设计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图案,小心翼翼地用纸包好,装进信封,然后连同他的一颗赤心一起投入了邮筒。两年之后,在包括香港同胞、海外侨胞、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7000多种设计角逐中,他的设计图案通过了一轮又一轮筛选,跻身于优秀设计一等奖作品之列。
初战告捷,他又投入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设计。他仍然是三番五次地修改,仍然是反反复复地筛选。最后,他的构图是这样的,上方居中的五颗星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含苞欲放的莲花是澳门居民喜爱的花,它意味着澳门将来兴旺发达,三个花瓣表示澳门由3个岛组成;大桥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特点,区旗底色选用绿色,是和平繁荣的象征。这套区旗、区徽图案,是经过将近3年的数轮评选而定下来的。多方的领导专家反复筛选,几经投票,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定下了肖红设计的区旗为一等奖,区徽为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我真的没想过青史留名,但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履行了一个后生的忠实职责。我为祖国统一大业尽了一点微薄之力,我感到骄傲。”
高悬的澳门区徽点点划划,高扬的澳门区旗线线缕缕,浸润着肖红这个内地青年学者的热望:祝澳门永远欣欣向荣。这,何尝不是大陆人民的热望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