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到了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到了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强大的非碘盐冲击力,使得各地一度得到基本控制的碘缺乏病又开始回升,有的回升幅度很大。
从记者对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区调查的情况看,非碘盐的冲击有的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那么,全国情况又是如何呢?中国盐业总公司提供最新的数据是:一九九一年全国病区乡有二万零二百七十四个,病区人口四点七八亿。由于非碘盐的冲击,一九九二年病区乡上升为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四个,病区人口达五点一亿,约占我国总人口和世界IDD病区总人口的一半。
这触目惊心的现状,严重地危害着人体的智力发育,各级政府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做好“盐”的文章,坚决制止非碘盐的冲击。
对IDD病区来说,碘盐不仅仅是调料,更是一种药品,它担负着防治碘缺乏病的神圣使命。如果从生产、经销环节不把住食盐加碘这一关,二○○○年要在我国消除碘缺乏病只能是天方夜谭。供应标准碘盐,取消土盐、私盐和质量低劣碘盐的生产、销售,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如何设法让群众自觉购买碘盐,掌握识别非碘盐的知识;职能执法部门如何加强盐业市场管理,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制盐企业如何增加活力,提高生产碘盐的质量;商业部门如何能把碘盐送到千家万户手中;我国如何建立自己的产碘(成本低、质量高)企业等等,但最主要的是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领导机关不重视,再好的事情也办不好。当前,在我国政府没有颁布新的法令前,各地必须严格执行一九九○年国务院发布的《盐业管理条例》,不准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从事盐业资源开发、盐业生产和运销违法活动。有关盐业管理的地方立法,不得与国家法令相抵触。凡是制售非碘盐的地方,要从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好工作,限定期限,在制止非碘盐方面要有明显的效果。须知,在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大事面前,漠然处之者,是不配称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