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观众啊,你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5
第11版(体育)
专栏:体育热点

  观众啊,你在哪里?
本报记者 汪大昭
上星期,记者到首都体育馆采访中国杯国际体操赛。偌大看台,虽不能说四座皆空,但观众实在少得可怜。站在体操台旁,全然感受不到竞技角逐的紧张气氛。
售票处工作人员的口气十分平和,提供的数字却叫人吃惊:“我们两人管卖票,今天从我手里只卖出十几张。”拥有1.8万张座席的首都体育馆,两场体操比赛总共售出百余张入场券,这意味着99%以上的席位是空的,全部购票者加在一起,也根本坐不满观众席的一排。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里的赛事不叫座?
是比赛水平不高吗?否。尽管中国杯赛属邀请赛性质,但参赛的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日本等都是体操发达国家,场上既有朝鲜队裴吉洙这样的世界冠军,也有中国七运会体操金牌得主黄力平,档次不低了。体操运动是阳春白雪类的竞技项目,要像行家那样一眼识出水平高低,显然难于观看一般球类比赛。但这并不是和者益寡的理由。采访中得知,许多花钱买票的观者是外地来京人员,平时无缘踏入这座中国最大的体育馆,此番正好借机浏览馆貌。他们在看台上其实坐不住,醉翁之意不在体操。
要说是受经济因素制约,似有道理,又不尽然。一场文艺演出,门票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元一张,较之3元和5元的体操比赛票价不知高出多少倍,虽然也有票房疲软的趋势,卖出几千张还不太难。在发达国家,驱车十几公里看比赛不当回事,可北京人挤公共汽车或“打的”跑到市区边缘的首都体育馆,并不轻松。终日忙碌的人们也许还没有那么高的雅兴。
中国体操界多年呼吁扩大体操人口,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体操训练。现在莫说练体操,连看体操赛都凑不起热闹。记者今夏在美国采访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门票最贵的是体操,而开幕后第一次爆满观众席的也正是体操。中国在世界体操列强之中,已经成了观众最少的国家。著名教练高健说,带队比赛时观众不多,觉得比不起劲头,这回坐在仲裁席上看到观众太少,觉得对客队很失礼。
体操运动是健与美的结合,观赏体操比赛犹如接受艺术熏陶。日本人已经用免费看球的办法,吸引青少年关注长期冷落的足球,我们竟连优惠学生购票的措施也舍不得拿出来。北京市城近郊区绝大多数中小学星期六下午没有课,为什么不把孩子们请进体育馆呢?据说,组织大量观众看比赛,反要增加安全保卫和打扫卫生等方面的开销。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说法正得用场。无论如何,冷冷清清的比赛是赛事组织者和场馆管理者都不愿看到的情景,票房的惨淡经营也难乎为继。如何引导体育消费,该动动脑筋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