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一个世纪后的震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影坛

  一个世纪后的震撼
郑园园
根据左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萌芽》最近在法国隆重上映,引起强烈反响。9月27日,首映式在北方工业城里尔举行,不少矿工看完影片后泪水长流,当地矿工工会向导演颁发了金质奖章。29日,影片在全国公映,电影海报印着满脸煤黑的矿工的形象,出现在巴黎街头,勾起人们对上个世纪矿工苦难生活的回忆。
《萌芽》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尔·左拉的名著。小说以19世纪80年代法国北方煤矿工人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他们“墓穴般暗无天日”的贫困生活——长期的饥馑、微薄的工资、毫无保障的工作条件,描写了他们的抗争、流血和失败。1885年左拉完成这部作品后说,本书写的是“雇佣工人的崛起,劳动与资本的斗争,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意义所在”。左拉希望小说能宣告未来,因此用了一个含有象征意义的书名:《萌芽》。按法兰西共和历,春季的第一个月份叫“萌芽之月(芽月)”。书名正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幼芽将破土而出。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在左拉的小说中,列宁最喜欢《萌芽》。
《萌芽》问世108年了,左拉的时代已远离我们而去。而今,在西方,煤矿工业已是“夕阳工业”,闹工潮也不再时髦,《萌芽》的主题似乎“过时”了。在暴力片、色情片、恐怖片充斥银幕之时,为什么偏偏有人看中这“陈旧”的题材,斥巨资来拍这样一部吃力难讨好的片子呢?
法国著名导演克洛德·贝里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集三任于一身,可见他对该片钟爱之深。贝里从影30年,执导过不少电影,如《我爱你们》、《再见,木偶》、《让·弗洛莱德》,赢得了巨大的声誉。1986年,他在寻觅新剧本时,再次读了《萌芽》,他的心受到震撼。小说勾起了他对自己家族历史的回忆。他的父亲是一个加工毛皮的工人,同时也是工会活动分子,一生充满艰辛。父亲曾絮絮叨叨地讲,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使贝里这一代人过得更好。现在,贝里的确功成名就,跻身法国上流社会,但他不能忘怀上几辈人的苦难和奋斗。他下决心要将《萌芽》拍成一部面向大众的电影,这部电影应凝聚他的父辈以及上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对当代人有所启示。他说,今天的社会进步是上几辈人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斗争才赢得的;19世纪流淌的殷红的血,在20世纪才开花结果。今天,虽然有了带薪的假期,有了一周40小时的工作制,但是,左拉描写的苦难、失业、饥饿依然存在,反对不公正、争取社会平等的斗争有着永恒的意义。他希望观众在走出影院时带着深深的思考:当自私、贪婪、膨胀的物欲吞噬着人们的灵魂时,左拉小说所表现的劳动者之间的亲情与温情,团结与互助,仍然是照亮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
改编名著,对导演是个严峻的挑战。《萌芽》早在1913年和1962年已两次改编成电影,却都不成功。贝里将拍摄这部电影作为一种责任,他要把《萌芽》拍成一部史诗般的巨片。他坚持邀请深受大众欢迎的歌星雷诺出任男主角朗蒂埃。雷诺是位严肃的歌手,曾有许多色情片导演请他出演,他都拒绝了。这次,他犹豫再三,因为从未拍过电影,生怕演砸了,辜负了导演的厚爱。可他最终还是接过了片子,并全身心地投入。他到矿区生活了3个月,和矿工结下了友谊。拍片中,每每回想起他当过矿工的祖父,想起依偎在祖父怀里歌唱的温馨的童年,他的表演也就更为投入。贝里还请来法国当红演员,有“大鼻子情圣”绰号的德巴蒂厄和女星缪缪担任片中的两个重要角色——马厄及其妻子。片子动员了8000名群众演员,耗资1.6亿法郎,堪称法国电影史之最。当银幕上出现几千起义矿工举着镐头呼啸着向矿井进军的镜头时,观众感受到一股撼天动地的力量。
既有英勇与悲壮,也有温情与浪漫。电影把浮乐村中以马厄一家为主线的矿工的家庭生活表现得十分细腻生动,它所展现的法国北方地区19世纪的风光、风情和民俗也很耐看。值得一提的是,其不少镜头是在矿井深处拍摄的:黑的坑道,黑的脸庞,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影片着力于表现坑道里超负荷的劳动,表现在矿井崩塌的生死关头,劳动者之间的真情,演员演来真实,配乐效果强烈,令人怆然涕下。克洛德·贝里感叹地说:“越拍摄,越投入,《萌芽》是我的心灵之作,成熟之作。”
《萌芽》上映后,不少影评认为,当前法国经济不景气,失业大军迅速扩大,尤其是今年入秋以来,各企业解雇工人的“黑潮”狂卷法国,势不可当,《萌芽》此时上映,势必在300多万失业者和受到失业威胁的数以千万计的人心中引起共鸣,影片的价值,也就超出了纯艺术的范围,带有很强的社会性、政治性和现实性。不过,也有反对这部影片的,里尔地区的“速冻品大王”就曲折地表达了他的不满,他担心,把法国北方拍得这么灰暗,会影响他的速冻食品出口……
我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同场的观众多为大学生。散场时,大家默然无语,心头沉沉的。走出影院,我问其中的一对情侣:“有意思吗?”“当然,现在还有许多社会不公,还有贫困。”这一代年轻人,读左拉作品者已不多了,而电影上映后,左拉的小说竟成为畅销书。因为贝里的电影,提供了一把认识和理解左拉的钥匙,使人们了解到左拉作品超越时空的意义。作为一个艺术家,克洛德·贝里不媚俗,不取巧,他走向生活,走向民族历史,故此,他能在20世纪末,使一部上个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再度引起震动。(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