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艺术银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艺术银行
肖勇
加拿大正面临发展艺术与经费短缺的矛盾。在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艺术银行应运而生。
艺术银行在国家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于1982年创办,旨在通过广泛收购艺术作品,一方面改善艺术家的生活,另一方面促使他们的作品与大众见面。银行成立以来,相继投入1400万美元,购买了2300位艺术家的作品,共计1.6万件。这些作品目前的总价值已升至3000万美元,其中2/3可对外租借,年租金收入约120万美元。
对于艺术品良莠的识别,银行有一个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承担。评审会定期在渥太华开会,先对寄送去的艺术品的书面材料、音像带进行审查、筛选,尔后组成若干小组分头到各地,实地考察艺术家的工作室或画廊,以求作出准确的评估。
银行将收购来的艺术品分门别类后,便面向社会出租,客户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医院、企业、福利团体。租借的艺术品通常用于公开展出,有效地缩短了艺术家与大众间的距离。近年来,由于租借业务兴旺,银行的购买力随之提高。于是,银行又制订了新的出售方案,允许艺术家在3年后买回自己的作品,并允许客户有条件地向银行购买艺术作品。这样,既有利于广开财路,又有利于收藏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每年,艺术银行还向一批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颁发奖助金。
收购——租借——展出——销售——再收购,艺术银行的运作,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