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宣判的警示——写在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假药案宣判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宣判的警示
——写在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假药案宣判之际
本报记者 王清宪
震惊全国的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假药案宣判了!
法律,又一次展示了它的尊严与神圣。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今天,这一长达6年之久、13人犯罪、涉及48名国家干部和6名其他公务人员的假药案,其宣判的警示是极严肃的。
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权力的分量比任何时候更重;权力也比任何时候更加容易被侵蚀。奸商追逐的必是贪官
“官商,官商,你王志强不靠官干个熊!”
王志强在长达6年的犯罪中,细细地品味自称沈丘县的“老油子”的县农委副主任赵海滨的开导:现在办事,要么有钱,要么有权。他从部队受处分回来后,一没有积蓄,二没有靠山,但他知道,有了钱就能借来权;借来了权就能有更多的钱。他便是在这样一种钱权的逻辑中,造假赚钱,行贿买权。
1988年,王志强想把他们借的40万元贷款全部变为无息贷款,便给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崔东华送上6000元现金。
“那40万元你们用吧!到时候不向你们要就是了。”崔东华一口应允。权钱就这么轻松愉快地交换了。到王志强入狱,这40万元本息一分未付。
翻阅审讯案宗,你就不可能不疑惑自问:王志强的权钱逻辑确有“真理”性?药厂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却先后从省畜牧局拿回14个批号;没有控购办的证明,他的“座骑”却上一警车牌照;资金紧张,他生产假药却能贷出几百万元……真是金钱所至,权力为开。
1988年,王志强决定冒充别人商标。他拿这个邪恶的想法去征求了三个人的意见。副县长崔东华:这是个法儿!农委副主任赵海滨:我看行!省畜牧局兽医处处长靳广义:只要不倒闭就行!权力为犯罪壮行,王志强放开胆子干起来了。5年里,先后冒充了全国14个大药厂的商标。
1990年4月,湖北黄冈等地上告农业部,揭发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制售假药。当时任省畜牧局兽医处处长的靳广义带人到兽药厂调查时,随行人员查到会计张晖开的一张收款收据存根,发现与黄冈方所提供的张晖开的购药发票的字迹极相似,当即予以提取。事后,靳广义却把这张存根交给王志强、郭新灵销毁,而由另一人签字,填了一张假的存根。然后,由赵海滨授意王志强编造一份调查报告,谎称没有理由认定黄冈等地买的药是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生产,并要求为兽药厂恢复名誉,包赔损失。这样一份假报告报到崔东华那里,他连看都没看,就同意盖上县政府的大印,由靳广义上报了农业部。直到中央、省联合调查组进驻沈丘后,崔、赵还与王、郭订立攻守同盟说:坐两年牢也不要紧,出来后,兽药厂的厂长还是你的!
党的威望、政府的形象在这权力的出卖中被损害,被玷污。
政府部门对权力的滥用,付出的代价便是责任的丧失;它对社会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的破坏,远非个人的以权谋私可以比拟
王志强和他的兽药厂,6年里共获得个人和集体的种种荣誉12项,涉及县委、县政府、县工商局、县农委、县农业局……而从1988年到1992年,群众一次次举报,有关部门7次调查,就在1992年3月,地区立案审查之后,王志强仍然获得了这一年的县五一劳动奖……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部门、这些荣誉与王志强这个犯罪分子之间,是怎样一种内在联系?
作为县农业局下属的企业,从1988年到1991年,每年春节之前,农业局都来要“补助”,4年要去7万元。有一年年初,农委副主任赵海滨来到兽药厂,以命令的口气对王志强和郭新灵说:“农委要买辆桑塔纳哩,没钱,你厂得支援6万元。”王、郭说,眼下厂里一时没钱。还没敢说拒绝,赵海滨的脸早已变了颜色:“农委为你厂跑前跑后,出了多少力!你不拿钱,以后你厂的事农委不管了!”王、郭三天后送上了4万元。王志强对郭新灵说:别看方方面面都捧咱,并不是看中你和我,是看中咱的钱。
1991年,王志强与一家制药厂签订联营合同,联合生产安乃近、氨基比林原粉。经县长、书记协调,电业局同意给药厂增架一条线,条件是交10万元费用。合同签了,钱也交了,迟迟不见动工。王、郭到电业局催,局长的回答是:你们原来交的10万元,我局盖办公楼用了,如果要架新线路,再交10万元。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方面,王志强用钱办成了本不应该办成的事;另一方面,不送钱就办不成本应该办成的事。王志强不止一次地对他的部下说,现在的事没有王法,哪个部门都认钱,有钱能把死罪买成没罪。在王志强制售假药的6年中,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大都以各种方式向兽药厂摊派,大到一辆轿车20万元;小到招待所装修几千、万把元;公安局一个领导办公室添“用具”,去兽药厂要;武警中队买三轮摩托车要兽药厂帮助;县委组织部买电脑要兽药厂资助;连地区工商局来调查兽药厂制售假药的招待费,县打假办也要王志强来报销……
权力一旦被滥用,付出的代价便是责任的丧失。当你用权力谋他的钱的时候,他也反过来用钱谋你的权力,为他的犯罪服务。县委的红花、政府的奖状、还有县工商局滑稽的“重合同、守信誉”封号;横行乡里,却又获得普法先进单位;一次次调查被敷衍……
政府是社会的权力机构,企业是市场利益主体。政府部门如果滥用权力,去索取企业利益,企业以非法手段利用政府部门的权力去获得暴利便成为可能。依然是一种腐败。这种腐败,对社会秩序和市场竞争的破坏,远非个人以权谋私所能比拟。
地方保护主义,保护不了地方经济,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短见和浅薄,是对地方经济的破坏
周口,一个无山无水、无矿藏的典型平原农业地区。到80年代初,还有大批农民成群结队外出讨饭。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周口地委、行署制定了重农兴工,搞活流通,科技领先,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工业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宋河酒厂、周口味精厂和周口通讯电缆厂这样的全国驰名的优秀企业;乡镇企业迅猛发展;1992年财政收入比1990年增长36.5%,比1980年增长3.3倍。
全地区上上下下争取经济再上一个台阶的热情方兴未艾,王明义,这个48岁的地委书记接到了省委书记李长春对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的举报的批示。看完举报,他警觉到其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立即批示作为全区大案,由公安、检察等7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从快从严查处。他说,决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长不了。
有关同志介绍说,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的假药案被新闻单位公开曝光之后,周口地区兽药厂、周口地区第一制药厂等所有的制药厂的药都滞销起来,原来的合同也被纷纷退掉,有的到外地送药的车在外地被当作假药扣下,不得不解释再三,以致推销员不敢出门。有些保持多年的老客户,不好意思退合同,无奈地对厂家说:我们知道你厂的药不假,可是,用户一听是周口的药、是河南的药就不买,要卖,就得降价。广州的一次药材订货会甚至挂出了“周口人免谈业务”的牌子……沈丘的形象、周口的形象乃至河南的形象受到巨大损害。这是用多少投入才能挽回的损失?
“地方经济必须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地方保护主义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一种短见和浅薄。从长远看,建设市场经济,地方保护主义只能破坏地方经济,不可能保护地方经济。”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在一次讨论假药案的省委常委会上说。
周口原是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地区。在这样大环境下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
1988年,当王志强生产假药第一次被查,卫生局作出处分决定时,当时的县长王明春说:“一个企业刚刚开始,不容易,就算了吧!”原沈丘县县长张鲁舜,作为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几次接到群众对兽药厂的举报,始终未予深究,直到中央、省联合调查组进驻沈丘,张鲁舜仍然没有足够的认识,还说:让他们查,查不出来我还要告他们!
45岁的沈丘县委书记刘炜东,怎么和一个生产假药的犯罪分子如此亲密起来了?
1986年到1989年,刘炜东在项城县当副书记、县长。他在职期间,担任过周口味精厂的扩建指挥长,对周口味精厂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一种片面的对地方利益的追求,蒙住了他的眼睛。当王志强与武汉制药厂达成联合协议之后,他只看见,工程全部上马,一年利税可达3000万元,而不管王志强使用怎样的手段。加之王志强又施以贿赂,于是王志强一时便成了他的掌上明珠,他充当了王志强的最有力的保护者。最终也因受贿被判刑。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权力的重新调整,需要同时建立起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缺乏制约的权力很容易产生腐败。”乔石同志的讲话多么扼要而深刻!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多么紧迫、多么严峻、多么艰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