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在长沙的一百一十四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7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在长沙的一百一十四天
夏远生
1974年10月至1975年2月,年已81岁高龄的毛泽东在湖南长沙住了114天。他在长沙期间,抑制“四人帮”,决定重用邓小平,挫败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篡权的阴谋,为后来党中央彻底粉碎“四人帮”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毛泽东反对江青一伙篡权阴谋的斗争在他回湖南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10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前,周恩来因患病住进医院。10月4日,毛泽东在武汉让机要秘书给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打电话,传达他的意见: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王洪文本能地意识到毛泽东要调整中央的人事安排了,他马上把毛泽东的意见告诉了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而过了好几天才通知周恩来和中央政治局其他人。
毛泽东到长沙后,斗争进一步发展。
10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在最近期间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知。“四人帮”认为召开四届人大,是他们篡夺更多权力的机会,不顾毛泽东的批评,加紧阴谋活动,妄图攫取国务院总理的职位,使毛泽东关于由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提议胎死腹中。在10月17日晚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发难,提出了所谓“风庆轮事件”,指责进口船只就是“崇洋媚外”、“洋奴哲学”,把矛头直指国务院和周恩来。在这次会上,他们对邓小平实行突然袭击,要他对“风庆轮事件”的处理立即表态。在“四人帮”围攻下,邓小平愤然离开会场,以示抗议。政治局会议不能继续开下去,无结果而散。
当晚,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钓鱼台17号楼秘密策划,商量对策。恶人先告状。因为他们知道邓小平即将陪同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前往长沙会见毛泽东,决定派王洪文先到长沙向毛泽东作诬陷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汇报。10月18日,王洪文背着中央政治局多数成员匆匆忙忙飞到长沙。
毛泽东当即严肃地批评王洪文说: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要跟小平同志搞好团结。你回去后要多找总理和剑英同志谈,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你要注意她。
江青等人派出王洪文之后,两次召见唐闻生、王海容二人,要她们向毛泽东反映国务院“崇洋媚外”,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和对外贸易逆差,诬告邓小平是又一次“二月逆流”。
10月20日,唐闻生、王海容随邓小平陪外宾到长沙会见毛泽东。之后,唐、王二人向毛泽东汇报了北京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并表示对江青等人作法的不满。毛泽东听后很生气,对江青尤为不满,说:风庆轮的问题本来是一件小事,而且先念同志已在解决,但江青还这么闹。他要唐、王二人向周恩来、王洪文转达他的意见: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主持,同各方面商量办理。毛泽东还要唐、王二人转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东西。
11月,邓小平陪同来我国访问的也门贵宾再次到长沙。12日下午,毛泽东向邓小平谈了他对10月17日政治局会议发生争论的看法,他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好!我赞成你,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毛泽东鼓励邓小平把工作担子担起来,并把起草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交给邓小平。
王洪文的长沙之行没有达到“四人帮”预期的目的,江青亲自上阵,11月12日从北京给毛泽东写信,提出她对领导层人事安排的意见。毛泽东在这封信上批道:“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写毕,问站在一旁的汪东兴:你有什么意见?汪坦率地说:江青这个人没有自知之明。毛泽东颔首称是,又提笔写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毛泽东的批示,对江青是当头一棒。但江青并不甘心,她以退为进。19日,她从北京给毛泽东写信,名为“检讨”,实为伸手要官。毛泽东看透了江青的心思,针锋相对地批示:“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在此期间,江青又要唐闻生、王海容在见到毛泽东时,转达她的意见:“由王洪文任副委员长,排在朱(德)、董(必武)之后。”毛泽东一语破的,对唐闻生、王海容说:“江青有野心,他是想叫王洪文做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
12月中旬,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基本就绪。23日周恩来抱病同王洪文专程到长沙向毛泽东请示汇报。
23日至27日,毛泽东同周恩来、王洪文进行了四次谈话。在谈话中,毛泽东针对江青一伙的帮派活动,又一次批评王洪文:“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使用“四人帮”这个概念。毛泽东还说:“江青有野心。你们看有没有?我看是有。”又说:我在做江青的工作,劝她三不要:一不要乱批东西;二不要出风头;三不要参加组织政府(内阁)。
毛泽东在同周恩来、王洪文的谈话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他说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他指指脑袋,又指指王洪文,用英文的“政治”一词表述说:Politics比他强,他没有邓小平强。边说话边在茶几上的纸上用红蓝铅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强”字。“写话”是毛泽东在重病期间表达自己意思的一种常用方式。周恩来看到这个“强”字,十分赞同地点头。王洪文听不懂英文,但是看懂了中文。毛泽东当着王洪文的面说邓小平比他强,这无疑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周恩来汇报到政治局决定叶剑英任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军委总参谋长时,毛泽东插话说:“我看邓小平做个军委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说着,又在纸上写下“人材难”几个字,周恩来领会其意,加上“得”字念出声音来:“人材难得”。毛泽东便把笔搁下了。毛泽东对坐在另一边的王洪文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又关切地对周恩来说:你身体不好,四届人大之后,你安心养病吧!你可以到外面走一走,像汉口、长沙。国务院的工作让小平同志去顶吧!这样,毛泽东就把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重担托付给了邓小平。
在几次共同谈话之后,毛泽东于12月26日让王洪文去韶山参观参观。王洪文走后,毛泽东又与周恩来促膝长谈。谈话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著名的“三项指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后来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意见,提出了“以三项指示为纲”。二是就党和国家领导人员的安排交换了意见。他们对当时中央领导成员的情况作了分析比较,确定了新的人事安排。有关四届人大的重要事宜就是在这一次谈话中敲定的。当时在场的只有汪东兴一人。他深知这次谈话以及以往几次谈话的重要意义,因而认为:毛泽东在长沙的决策是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关键。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在长沙批阅的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四届人大的准备工作,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朱德继续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董必武等22人为副委员长,大会决定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副总理,在副总理中排名第一。这样,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选正式确定下来,“四人帮”组阁的阴谋完全破产。
1月16日,邓小平陪外宾到长沙,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2月2日,毛泽东批准周恩来关于国务院分工的意见,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泽东的支持使邓小平有可能放手工作。
2月3日,毛泽东结束了在长沙的休养,这是他最后一次告别故乡,取道上海,于2月6日回到北京。他在长沙期间对“四人帮”搞阴谋的一系列揭露与尖锐批评,特别是对江青的揭露和批评,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创造了重要条件。(附图片)
毛主席在农村视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