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记临沂市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记临沂市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
鲁祖俭
在山东省沂蒙山革命老区,有这样一位农民党员。他带领群众把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罗庄镇的首富,实践了他“要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的誓言。
他就是全国乡镇企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1980年,王廷江开始了他的创业史。他驾着地排车走遍沂蒙,闯荡苏皖,挣了万把块钱。1982年底,他又借贷一万元,买了辆旧汽车搞运输。到1986年,凭自己的致富本领和诚实劳动,变成了手头存有几十万元的富裕户。
1987年,王廷江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拿出全部存款30万元,又贷款60万元,办起了日用陶瓷厂。到1989年,全厂职工达到500多人,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产值达到1068万元,利税280万。
富裕后的王廷江,虽是全镇的首富,而沈泉庄村的经济收入却是全镇倒数第一,这使他心中不安。他深深体会到,没有党的富民政策,自己就不可能致富。这时,镇党委书记李桂祥带领全镇群众集体致富的模范事迹一幕幕地展现在他的眼前。
王廷江经过苦苦思索,萌生了“不能只当百万富翁,我要当党的人”的念头。于是,他向镇领导真诚地交上了捐献自己数百万财产的报告。与此同时,他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我是富了,可村里的父老乡亲还很穷;一人富,大家穷,这日子过得不舒坦。”
1989年10月,王廷江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90年1月15日,经村民选举,他担任了村委会主任。同年秋天,全村党员又选他为党支部书记。王廷江心里明白,当干部不仅仅是一种职务,也是一种责任,带领群众集体致富,是他的唯一追求。被选为村委会主任的当天,他就向镇党委立下了军令状:3年内要让沈泉庄村脱贫致富。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村民居住楼房化,工农业产值过亿元,争创江北陶瓷第一村;到时完不成任务,就地免职。
1990年春节刚过,沈泉庄村就同时铺开了三个项目。一个是年产1000吨的瓷厂,一个是年产1000吨的氧化锌厂,第三个是年产日月瓷2000万件的第二白瓷厂,总投资600万元。前后仅用了110天的时间,3个企业就全部投产,年产值达7000万元,利税712万元。他们又一鼓作气,建起了釉面砖厂、纸箱厂、运输队等10个企业。
两年来,他们已先后向农业投资300万元。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和集约化经营。全村400户,已有300多户住上别墅式的楼房。投资30万元建起了幼儿园,全村各项福利事业蓬勃发展。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小康之村,出现在临沂大地上。
“当党的干部就不能给组织抹黑。”王廷江时常这样警策自己。他把“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决心做一名党的优秀分子。除奉献给集体的420万元资产外,近两年,为推动村里的楼房化建设,凡是盖楼的,他每户捐助一万元。现在全村70%的户已住上了楼房,而他一家却挤住在瓷厂职工宿舍楼里;用的仍是结婚时的旧家具,看的是16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的亲弟弟、妻侄女在村办企业当工人,因工作敷衍塞责,拈轻怕重,脱岗串岗,王廷江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开除出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