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海地风云突变局势紧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海地风云突变局势紧张
本报记者 张金江
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授权使用武力对海地实行武器和石油禁运。海地局势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0月11日,一艘执行联合国使命的美国军舰在海地的太子港靠岸时,受到海地右翼势力的阻挠,无法进港。海地因此风云突变,局势紧张,阿里斯蒂德总统能否按时返国复职,前景不容乐观。
阿里斯蒂德作为全国改革和民主阵线总统候选人,在1990年12月16日举行的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票当选总统,次年2月7日宣誓就职,成为海地自1804年独立以来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一上任,就对军队、法院和政府等部门进行整顿,试图改变国家机构腐败无能的状况,触动了军人和上层社会的利益。同年9月29日,武装部队总司令塞德拉斯发动政变。诞生刚半年多的海地民选政权被推翻,阿里斯蒂德总统被迫流亡国外。此后一些拉美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恢复阿里斯蒂德政权做了种种努力,海地对立双方代表多次谈判,也曾达成过安排阿里斯蒂德返国复职的协议,但未能执行。为促进尽早政治解决海地危机,联合国安理会今年6月16日通过第841号决议,决定从当月23日起对海地实施石油和武器贸易禁运,并冻结其在国外的资金。海地国内要求归还阿里斯蒂德总统权力、恢复民选政府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国内外的强大压力迫使塞德拉斯回到谈判桌旁。6月底,阿里斯蒂德与塞德拉斯在纽约的加弗纳斯岛开始谈判。7月3日,塞德拉斯不得不在《加弗纳斯岛协议》上签字。按照协议,阿里斯蒂德10月30日前返国复职;塞德拉斯和太子港警察头目弗兰科斯10月15日辞职;阿里斯蒂德任命一位新总理;对参加政变的人员实行大赦;阿里斯蒂德任命一位新的军事指挥官;联合国派遣由多国军事人员组成的特派团到海地帮助改组军队和警察部队。
《加弗纳斯岛协议》的签署为海地危机的解决带来了希望。联合国也于8月份解除了对海地的制裁。但随着阿里斯蒂德返国复职日期的临近,海地右翼势力不断制造暴力事件。按照《加弗纳斯岛协议》,本月11日,一支由200多名美国和加拿大人组成的联合国部队乘军舰抵太子港附近海域,准备登陆为阿里斯蒂德返国做准备。但是右翼组织海地争取国家进步阵线在太子港举行武装示威,不让这艘美舰靠岸。到码头迎接这支部队的美国使馆人员遭到拦截和辱骂,汽车遭枪击,被迫离开码头。塞德拉斯当天表示,海地军方反对联合国派美国军人到海地来,因为美国军人的到来意味着外国军人对海地的占领。14日,支持阿里斯蒂德的司法部长马拉里遭人暗杀。武装部队司令塞德拉斯也没有按照《加弗纳斯岛协议》如期辞职。这一切表明,军方目前仍无意让阿里斯蒂德回国。
在此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决定10月18日恢复对海地的经济制裁,除非海地军方开始履行《加弗纳斯岛协议》规定的义务并保证给联合国使团执行任务提供安全保障。美国总统克林顿15日下令,派遣6艘海军战舰在海地领海外巡逻,对海地实施海上封锁,并将一支600人的海军陆战队调往距海地90公里的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待命。
现在,太子港局势非常紧张。西方国家已劝告它们在海地的侨民离开海地。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驻海地的代表及其家属已从15日起陆续撤到多米尼加共和国,以防不测。
(本报墨西哥城10月1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