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本报一条消息引出一段人间真情——“雷锋爷爷”千里认“孙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本报一条消息引出一段人间真情
——“雷锋爷爷”千里认“孙女”
本报讯 1991年8月22日,本报以《雷锋班千里投书,李省长爱民解难》为题,报道了“雷锋班”和原河南省省长李长春关怀女学生贺雨红一家的事迹后,贺雨红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来信。最近,“雷锋爷爷”千里迢迢到河南省上蔡县贺楼村认贺雨红为“孙女”的佳话,又在豫南农村传扬开来。
5年前,贺雨红的父亲不幸去世,妈妈又患精神病。两间破草房要倒,地里庄稼要荒。当时年仅11岁的小雨红望着母亲和两个未谙世事的妹妹,焦急万分。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雷锋班”学雷锋的事迹后,便向驻守在抚顺市的雷锋班写了一封求援信。
4年多来,贺雨红一家的不幸遭遇牵动着“雷锋班”全体战士的心,也引来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关怀。1991年初冬的一天,贺雨红接到一封来自山东省泰安军分区干休所一位部队离休干部写的信,要认她做“干孙女”,随后100、300元地经常寄钱来。就这样,“爷爷”和“孙女”的关系伴随着书信来往愈亲愈近。“爷爷”来信一再叮嘱:要为他保守“秘密”,不要向任何人说起他。贺雨红深深懂得这位“爷爷”像雷锋一样,是个做了好事又不愿暴露身份和名字的人。
1992年9月15日,这位雷锋式的“爷爷”专程从泰山脚下来到河南省上蔡县的贺雨红家。这天,雨红她妈的病好像比平时好了许多,忙着做这做那,两个小妹妹跑前跑后招呼“爷爷”。贺雨红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还是“爷爷”主动地向她问长问短。下午,“爷爷”离家时,又给雨红家留下50元生活费。
今年春上,贺雨红应“爷爷”的邀请,到泰安市为妈妈看病。她和她妈妈到了“爷爷”家后,每天热床暖铺,想吃啥爷爷就做啥。“爷爷”每天还带她妈妈去部队医院看病,并帮助付医药费。病好转了,当贺雨红和妈妈回家的时候,“爷爷”和“奶奶”送了一程又一程。此时,贺雨红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了,亲切地呼唤着“爷爷!奶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温暖的家庭。
(王新军 袁亭 傅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