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纸”老虎郭春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9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人物素描

  “纸”老虎郭春光
刘桂莲
他叫郭春光,北京造纸一厂的厂长。认识他的人,都叫他“郭老大”。“郭老大”颇有虎气,从当厂长第一天起,他就想着拿第一。十年过去,回顾走过的路,“第一”在这个厂留下了串串足迹。
“三个一”不仅是商标
1983年,造纸一厂在国内第一家生产出复印纸,商标是3个“1”。含义是:质量、用户、信誉第一。3“1”牌复印纸因其白度高、无静电、表面平滑均匀和裁切整齐,受到中外用户欢迎。1985年3“1”复印机纸获得了国家金质奖。
好争第一的郭春光,以3个“1”引路,为企业创造又一个3个“1”的新天地:产量、销量、效益居同行第一位。
“企业的决策者,质量意识应比工人、检验员、技术人员更强烈,更深刻”。郭春光如此说。他认为,企业决策者不能仅仅盯在具体产品标准和考核上,市场需要、新产品开发、用户特殊需求、对用户意见的重视程度等等,都应当是质量的内涵。正因为如此,该厂的晒图纸、邮票纸等一系列产品都在国内领先。该厂的邮票纸已覆盖了全国1/3的市场。
两个“上帝”在心中
用户是上帝,在今天已成为领导的口头禅。郭春光却说,他心目中有两个上帝。他的道理是:企业的服务对象是用户,用户是“上帝”;而对他来讲,产品是靠职工干出来的,职工又是他的“上帝”。
对用户“上帝”要负责,对职工“上帝”要爱护,这是郭春光的治厂经验。郭春光不追赶时髦,却能抓住真谛。他感到企业教育太差了。所以, 十年来,他对职工进行的感情投资大量地表现在教育上。全厂有1000多名职工曾参加了各种培训,厂里自己投资培养的大专生有100多个。英国一家钞票纸工厂业务主任到一厂参观,与在各个环节上操作的工人交谈,工人对他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这位业务主任拍着机台说:太好了,跑了20多个企业,终于找到了!他一定要和一厂合作生产防伪纸。
一个憧憬的梦
郭春光常说,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一样,要有追求,有理想,要有美丽的“梦”。
厂里的职工清清楚楚地记着那个难忘的下午。郭春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他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听他讲一个“梦”:时光向前推进。北京东直门立交桥的东北,矗立起一座世界闻名的大企业——一流的设备,现代化的厂房,草绿花红的环境,畅销国内外的3“1”系列纸张;工人文明,干部洒脱,企业昌盛……那天,他讲得动情,听的人心潮激动。这不是梦,这是他们追求的未来。把组织功能与激励功能艺术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郭春光的境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