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找准突破口——记吉林省浑江糖酒站经理宁凤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1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

  找准突破口
——记吉林省浑江糖酒站经理宁凤连
本报记者汪波
时下,人称东北有“三王”:小食品王在锦州,罐头王在本溪,名酒王在浑江。
“浑江能喝多少酒?”被誉为东北地区名酒集散地的吉林省浑江糖酒站经理宁凤连笑了起来:“浑江不是大城市,又地处长白山腹地,要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怎能生存?走向大市场,做活大买卖,就要有大举措。”
地处吉林省东南部的浑江市,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听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潮的澎湃涛声,看着自己眼前的破败家景,宁凤连拧紧了眉头,锁死了笑容。
那是1990年11月1日,他被派到已亏796万元的浑江糖酒采购供应站任经理。此时的糖酒站180多名工人只开40%的工资,库存商品过期变质。9时30分,上班的工人才来了十几个。经过一连十余天的分析研究,调查摸底,宁凤连站在了全体职工面前号召:重塑浑江糖酒站的形象!
宁凤连戴上了两层大口罩,坐上了那辆冒着黑烟的破车上路了。在6天的时间里,破车先后跑了22个市县。看市场,访同行,寻信息,问疑难,宁凤连的心中豁然开朗。糖酒站以销售名酒为突破口,走名优特之路。
说干就干。糖酒站先后向全国各地数十个厂家发出了电报,打去了电话,恳请帮助和支持。与此同时,他们在浑江市内繁华处建立了5处销售网点,把销售触角延伸到市区各个角落。紧接着,他们又在浑江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名酒名茶商场。名酒开始跨过长江,跃过黄河,登上了长白山。有货就有客。111万元的名酒随即又走下长白山,全部被求购者买走。名酒的一进二出,使浑江糖酒站有了起色。
“没有眼光就没有市场”。宁凤连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抓住好时机。
宁凤连拉来了百余个名酒生产厂,在浑江立下门户,设立了名酒经销处,保证了84个系列品种常年供货不断。随后,浑江糖酒站又联合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安徽古井贡酒厂等75个大型骨干企业,并带动邻近的三级批发企业,于1992年组建了浑江糖酒副食品(集团)公司,全国280多个单位,派人参加集团公司的组建盛会。山城浑江迎来了四方宾客,仅3天,就销出名酒200多万元。至此,浑江糖酒站名声大振。山东、山西、天津和大庆等地均有了浑江销来的名酒。
为进一步拓宽购销渠道,宁凤连又派出了几路人马,遍访大江南北几十个城市,了解市场,捕捉信息。结果1400箱“古井贡”从厂家直接拉到了锦州;1200箱青岛啤酒又及时运到了长春;200万元的名酒闯进了沈阳城……
“喝名酒到浑江”。如今,浑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名酒集散地,就连四川成都武侯贸易公司要进四川“全兴大曲”,都要跑到浑江求援。浑江糖酒站已在全国设立了245个销售网点,宁凤连获得了“名酒销售大王”的别号。
记者在他的办公室,记下了如下的数字:1991年,名酒销售5.4万箱,销售额1870万元,占糖酒站全年销售总额的60%。1992年,销名酒6万箱,销售额3170万元,比全省其他糖酒站销售名酒的总和还多。今年1—6月,浑江糖酒站在糖酒批发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以名酒为拳头,实现销售额4000万元,仅国家名酒就销售出7万箱,实现利税130万元。
他们准备继续开辟新的名酒网点,让更多的人知道:国酒名酒何处有,长白山里浑江城。宁凤连的笑声又响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