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共同的问题不同的声音——记第四十八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0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共同的问题不同的声音
——记第四十八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本报记者何洪泽
本届联大的一般性辩论从九月二十七日起,经过十多天的大会发言已告结束。一百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代表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发表讲话,就世界局势和重大国际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和观点。从各国代表的讲话中,人们可以感到,大家虽有不少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则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在本届联大开幕之前,中东问题取得了突破,南非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进程也有了新的发展,柬埔寨在顺利进行了大选以后建立了新政府。各国代表对世界局势的这些积极发展普遍表示欢迎。但他们同时指出,流血冲突依然严重存在,许多地区政局剧烈动荡,贫困和饥饿问题日益加深。人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各国代表希望加强合作,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不过,人们也听到个别不协调的声音。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在讲话中声言自己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特殊,要起“领导作用”。然而他又要其他国家分担资金方面的负担。这恰好反映这个大国力不从心的处境。
对世界各地的地区冲突,特别是旷日持久的波黑冲突,各国代表呼吁冲突各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他们对改善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提出了许多建议。普遍的意见是在采取维和行动前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有行动的时间表,有资金、人员、装备等方面的保证。还应加强联合国对维和行动的政治控制和发挥地区组织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在是否建立一支维和常设部队的问题上,各国意见还有分歧。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发言中强调了在维和行动中必须严格遵循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成员国内政这一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联系到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索马里所遇到的困难,提出这一点无疑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人权问题是本届联大发言中各国代表意见比较对立的一个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把所谓“推进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民主”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目标,片面强调自己的人权价值,提出设立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对各国人权状况进行监督。但许多发展中国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埃及外长穆萨认为,在处理人权问题时应考虑到文化和历史传统,要保持个人和社会、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最重要的人权是生存和安全的权利。如果人权不加上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那末政治的自由和权利就是不完整的。印度外长辛格指出,“任何单方面利用人权作为施加政治压力、干涉内政和阻碍贸易的工具,或作为发展合作和援助的附加条件,都与原先的目标背道而驰,并破坏人权的全面实现。”这些分歧表明,在人权问题上要取得共识还很不容易。关键是西方国家应承认各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放弃强加于人的做法。
面对世界经济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许多国家在发言中都强调了发展问题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对此有更多的切身体会。特别是非洲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更希望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发展给予援助。菲律宾外长罗慕洛直率地批评某些发达国家实行短视的保护主义和补贴政策,使谈判多年的乌拉圭回合至今仍未达成协议,最后的受害者是全球经济和世界人民的生活。许多国家的代表对制定一个与《和平纲领》相配合的《发展纲领》都表示了赞同。
关于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占成员国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安理会的改革中使他们的代表性得到更多的反映。这种要求也得到了一些大国的理解。同时,许多国家要求提高安理会的工作透明度及工作效率。对联合国所面临的严重财政危机,各国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本报联合国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