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不贪为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不贪为宝
大雪
春秋时期,有人献玉给宋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要,对方说:这可是宝贝呀!子罕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如收了你的玉,你我将各失其宝。所以你还是把玉收回,我们各有其宝吧。2000多年来,子罕“不贪为宝”的故事为后人所称颂,这种高贵品格已成为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件瑰宝。其实,子罕何尝不知道美玉是宝,只不过他把操守看得更为珍贵,与近代革命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道理。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他的心理需要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需求,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神境界。
在什么地方还读到过另一位清官的事迹。他同样拒贿,但理由却不同于子罕。他对行贿者说:我不是不爱钱,但我珍惜目前这个待遇优厚的职位。一旦我受贿,就可能丢掉这个职位,那么今后就没有钱了。
同是清官,同是拒贿,但境界全然不同。子罕无需监督制约,就足以洁身自好,堪称圣人;后一位在监督制约下能廉洁守法,可谓君子。假如作官的都是子罕这样的圣人,那还愁什么党风不正、政风不廉!可惜高尚的品质毕竟不像时装、美食那样容易推广普及。所以,对一般人而言,子罕有些高不可攀;而后面这位可能更为使人可信、可敬。这个故事说明,没有圣人的觉悟,照样可以廉洁奉公;只要取之有道,君子何妨爱财?
不幸的是,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千方百计地塑造一些似乎不食人间烟火、毫无普通人欲望的典型,作为普通人效仿的样板。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六亿神州尽舜尧”。表现在廉政建设方面,则是片面强调觉悟,幻想经过几次政治学习,广大公职人员就都能廉洁自律,而漠视物质基础和法律约束的作用。廉政工作尽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关键的无非有以下几条:第一,要有正确的认识,即谁也不是圣人,人人都有七情六欲,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人身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基因同在。廉政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应要求公职人员抑恶扬善,作一名诚实正派的公仆;第二,要给公职人员以弥足珍惜的待遇,应让他们每个人感到,只要廉洁奉公,就能享有健康、自信的生活;第三,建立起严密与严厉的监督惩罚机制。所谓严密,是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足以制止一切侥幸心理;所谓严厉,是指不仅要让受罚者感到刻骨铭心之痛,产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终身忏悔,而且要使其他人受到儆戒。
最近,中央又一次强调惩治腐败,深得民心。但愿这次标本兼治,切实抓出成效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