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梦里的唯一——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0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梦里的唯一
——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陈日新
虽然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样式、产生在不同时期的文艺作品是不能简单类比的,但在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之后,仍然有一些人把它与我国电视剧领域少有的几部佳作相提并论。
至少从目前看来,《北京人在纽约》堪称我国电视剧史上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这一是因为该剧比较成功地解剖了一个美国梦,二是因为该剧具有比较高的艺术质量。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及其所代表的文明形态,成了许多中国人向往的一个梦。许多中国人都在试图了解和亲近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虽然那个国家的人们并没有了解和亲近中国的过多愿望。于是就有了成群带着梦想远涉重洋的人们,就有了许多融会了欣慰和苦难的人生故事,也就有了爱国主义的呼吁和民族文化的呐喊,有了成功的神话和覆没的传说。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谁真正提示过《北京人在纽约》想要告诉人们的真理: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永远是中国人!换言之,不管在理想的梦幻世界里怎样地欢喜和忧伤,梦醒时分的一切现实毕竟不可更改和别无选择。因此,的确需要一些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故事,以便说明既非天堂也非地狱的那个地方。
相对于那些对美国及西方文明的美化和丑化,《北京人在纽约》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倘若说其小说原作只是写了一个人的真实的话,这部较原著丰富和深化了许多的电视剧则表现了一个群体的真实——在美国,中国人可以获得他们想得到的一些东西,但也注定得不到他们想得到的另一些东西;他们永远不能成为那个国家的主流,永远无法与那种文明形态真正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的必然碰撞和绝望对话,揭示出这种必然性,是这部电视剧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北京人在纽约》剧组的主创人员都有着对于中西方文明或朴素或深邃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准确的。无论是姜文、刘欢这样有学院派背景和思想爱好的人,还是郑晓龙、冯小刚这样思想禀赋和艺术天分颇高的人,抑或王姬、严晓频这样对中国美国都有深厚感情的人,都显然对于自己的“角色”知道得很清楚,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达到了难能可贵的“众志成城”。而从艺术质量上说值得人们为该剧庆幸的是:这些主创人员恰好是中国影视界一批优秀的人物,恰好使整个创作班子达到了可能达到的完美组合——才能与智识得以均衡,思想和感情得以协调,艺术理想与创作经验在有很高自由度的氛围下实现了统一——因此就该剧创作质量而言,可以说达到了我国电视剧创作的较高水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