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中国核潜艇的航迹——我国核潜艇第一支艇员队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1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核潜艇的航迹
——我国核潜艇第一支艇员队记事
新华社记者黄彩虹新华社通讯员刘纯华施昌学
中国核潜艇的诞生,使人民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20年间,驾驶着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第一支艇员队官兵在现代化的航程上犁开了一道道波澜壮阔的航迹。 他们骑鲸蹈海,先后完成了数百次训练与试验任务,安全航行数万海里,创造了世界核潜艇水下连续航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他们乘风破浪,参加了800多个课题探索,编写出中国核潜艇部队一整套训练大纲、规程,填补了国内潜航史上的一项项空白,被誉为海军的“水下先锋艇”。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欣然为他们题词:“水下伏兵,出奇制胜”。
现代化“骄子”现代化人
核潜艇是我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的“骄子”,核潜艇第一支艇员队就是率先驾驭现代化装备的排头兵。
还是在核潜艇创业初期,西南水电研究所里新来了36名“发电人员”。他们是从海军各舰队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优秀官兵,准备驾驶即将下水的核潜艇。
“同志们,毛主席和周总理派我们来学技术,我们决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杨玺把本该慷慨激昂的鼓动话压得低低的。这位东北大汉15岁参加革命,此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艇长,带领第一批核潜艇水兵来此学习核反应堆技术。
在秀山碧水散发着果实馨香的季节,国家有关核技术的专家们来了。专家们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水兵的学业。因为,先前专家们知道这些水兵大都只有中学文化水平。当36名水兵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实操考核后,专家们热泪溢出了眼眶。
杨玺此时也满含热泪。他和他的水兵在大西南默默地度过了一年,战胜了科学道路上的拦路虎。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20年来代代相传。如今,第一支艇员队的军官大都是我军高等学府毕业的本科生,士兵也都在院校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然而,他们在学现代化、干现代化的道路上,仍然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着新篇章。
压题照片: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张志斌是从华北田野中走进核潜艇这座现代化迷宫的。从农村青年到被专家誉为“中国士兵核专家”,其间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留下的足迹却是辉煌的。张志斌编写的几十万字的《核潜艇动力反应堆设备系统保养使用条例》已正式出版,他参与的一项高难度科研试验,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
张志斌仅仅是这支艇员队的一个代表。20年来,这支艇员队向兄弟部队输送了150名专业骨干,目前仍有14名同志在基地保持着专业技术“状元”称号,已提升为军官的5位志愿兵,仍然在各自的岗位上当骨干。
中国潜航史上的壮举
新的课题考验着核潜艇第一支艇员队。一个严寒的冬季,他们驾驶着核潜艇在大海深处遨游,检验祖国的现代化工业成果,也检验自己的意志和耐力。
这是艇员队的艇员们第一次驾驶核潜艇长航。10天,20天,30天……这天,正在加速航行的核潜艇一个舱室内,一个蒸气阀门“叭”地一声起跳,高温蒸气在数十个大气压力下,带着撕心裂肺的刺耳尖叫声向外喷射,霎时,艇舱内弥漫着炙人的蒸气。危急关头,专业军士刘忠文拿起石棉布往头上一蒙,迎着喷射的高温蒸气冲了上去。这个平时要用电动机带动的大阀门,他硬是用手转了100多圈。险情排除了,刘忠文却双手血肉模糊,“扑通”一声栽倒在地板上。
险情挡不住勇士的脚步,长航的探索继续进行。40天,50天,60天……长期战斗在水下,困难难以想象。为了保证有限的空气不被污染,蒜、葱、鱼等任何有异味的食物他们不吃;艇内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数百台电机、水泵、蒸汽机日夜运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官兵们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精心操纵仪器,进行各种探索试验。
上级限定的长航时间到了。为探索中国军人驾驭核潜艇水下长期伏兵的极限,艇队向上级请求延长航期。电波从遥远的海中飞向大本营:西方某大国核潜艇在创纪录的长航试验中,许多人最后是被担架抬出艇的,我们现在还没到极限。上级被艇员们不畏风险的精神所打动了,批准他们继续潜航。
西方某大国创造的核潜艇长航世界纪录被打破了!第一艇员队驾驶着蓝色“巨鲸”胜利回到祖国的码头。“勇士们,站起来接受祖国的检阅!”一听说“祖国”二字,极度虚弱的官兵亢奋了,他们一步步从艇上走下来,列队码头。面对国旗,官兵们泪水洗面。
干核潜艇更需要奉献和牺牲
干核潜艇既险又苦,作为第一支艇员队首任动力长的张盛钦却要求把当潜艇兵的儿子分到核潜艇上。
现在已是部队业务长的张盛钦大校对儿子说:“这核潜艇的兵,我们要子子孙孙当下去!”
今年3月份,部队组织艇员岗位合格考试,轮到张盛钦考张伟,张盛钦毫不留情,直考得儿子汗流满面。考完,张盛钦说:“这仅仅是开始!”评委一致同意张伟合格,张盛钦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还行,比我的预期提前了两个月。”
曾任这支艇员队核动力操纵长的李俊祥,是个要“核”不要命的人。有一次反应堆稳压器要加绝热层,李俊祥说,我第一个上!其他党员随后跟了上去。堆舱内温度近50摄氏度,李俊祥穿着防护服,脸上带着静电吸尘罩,汗水湿透了防护服。他带领战友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艇员队从形成战斗力到战斗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其间充满了艇员无数的牺牲和奉献。鱼雷长王剑波是当过潜艇艇长的父亲转业那年入伍的,他什么都顺,入党、提干、完成全训,但婚姻问题却屡屡“搁浅”。直到33岁这年,在政委的帮助下才找到了知音。那些离他而去的姑娘,要么谈核色变,要么嫌他出海太多。
为了核潜艇事业,每一个艇员都自觉地奉献和付出。近5年来,全体干部累计有1500多天假未休,最多的达152天。他们的家在核潜艇上,他们的心系在核潜艇上。
20年来,奉献精神使这支英雄艇员队先后获得了一连串荣誉: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党支部被舰队、海军、总政评为先进党组织,1989年9月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2人荣立一等功,10人荣立二等功,93人次荣立三等功,有2人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1人被树为海军学雷锋标兵,第一任政委被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任艇长代表艇队出席了第二次全军英模代表大会。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来到这支艇员队,将军为之感动,为他们写下八个大字:“水下尖兵,大海骄傲!”(附图片)
压题照片: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