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潮涨潮落读者群——北京图书馆采访手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2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潮涨潮落读者群
——北京图书馆采访手记
本报记者戴玉庆
读者哪去了
 拔地而起的北京图书馆比10多年前气派多了,可如今的北图门庭反倒冷清了。一些从70年代末起就是北图常客的读者不禁自语:当年排队挤破图书馆大门的读书人,今天都跑哪儿去了?
90年代的经济发展热潮猛烈地冲击了新一代读书人,潮头之猛使得名声显赫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竟显出了几分冷清。1992年这座亚洲第一书城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377人,比上年减少11%;借阅流通的书刊比上年减少了近一半。更让馆长担心的是,去年北图的工作人员平均每周外流一个,今年上半年又流失了40人。如此下去,北图会唱“空城计”吗?
“也许是收入太低留不住人,我们馆外流的人员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北图副馆长唐绍明对记者说,“北图一年的经费开支为4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用来购置书刊。如今全馆1700名职工的工资加奖金,每月平均才为200元出头。”
外面的世界
书城外,一首流行歌曲唱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么在北图书城之中呢?记者问一位两年前从这里走出来的女大学生——如今一家外企公司的电脑录入员:“为什么要放弃多年苦修来的专业去‘下海’?”她反问:“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把自己关在沉闷的‘书橱’里呢?”记者再问:“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巨大的图书馆里曾推出一批举世知名的学者、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哲学及数理逻辑教授张申府、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贺昌群……他们曾供职于北图,而后又成为国家的一级教授。”姑娘眨眨眼,看来这些名字对她确实很耳生。
首都医学院教授秦笃烈10多年前跑北图时刚过不惑之年,如今他强烈地感到,同自己一起泡图书馆的友人们日渐稀少。秦教授说:“80年代初,北图还在文津街旧址,全馆只有700个座位,看书得赶大早排队领号。那时,像我一样的中年读者特别多,读者在跟时间赛跑。”
同秦教授经历过的时代相比,90年代的中青年读者似乎不时兴在图书馆里“与时间赛跑”了,一眼望去,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机会:一个中文专业的大学讲师,可能同时又在某家广告公司当创意执笔;一位电脑工程师可能会在股票交易所寻找一份第二职业。自甘寂寞闭门读书,还是走进市场把知识转变为经济效益?不少人选择了后者。
坐标的变化
“其实,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北图一位管理员对记者说,“改革开放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90年代的读者不乏其风采。”
记者几次去北图,都看到了一位文质彬彬的读者。他是北京一家传播公司的刘先生,前不久辞别报界转入商海,最近他正频繁地骑车横贯北京,奔走于公司与北图之间。他说起缘由:“公司在筹划拍制一部反映海外华人生活的纪实片,资料只有北图收藏最全。”正说着,他面前已摞起七八本中英文参考书了。他所以上北图读书,是为了把知识或信息直接转化为商品。
如今的青年读者非常务实。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刘劲彤对青年读者作了大概的分类:一是来北图查阅出国留学资料;二是撰写毕业论文;三是查找科技文献。他说他自己属于第三类。毕业后的一年中,小刘帮助几家公司开发电脑软件,他“泡”北图是为了既提高专业水平,又尽快拿出成果,获取合理报酬。“或许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开办一家电脑公司呢!”他的目光中满是希望。
北京图书馆出现读者群的变化,直截了当地反映了社会对于知识的新认识,以及读者对于自身位置的新设定。北图不同类别的书刊利用率极富说服力:据抽查,经济类图书的利用率从1988年的7.95%,上升到1992年的21%;如今的热门书已不再是文学、数学、哲学一类艰深的“大部头”;极具实用性的计算机知识、经营管理、外贸经济、新产品科技信息等书刊早已取代前者成为新一代读书人的“焦点”。读者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校大学生读者的比重由过去的60%降为现在的35%;从事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读者则由过去的15%升至40%;来自企业的读者已由5%上升为15%。
兴旺当有时
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图书馆的读者群,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种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尽遂人愿。纵观世界各个文化大国,社会经济大变革之际,那里的国家图书馆的读者都会剧烈增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事业也将随之发展,走向兴旺。
北京图书馆的读者们确实比过去一个时期减少了,但人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过社会变革的调整,会有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走进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张其昆教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家瑞就对记者表示了这样的信念:“因为能和无数图书结伴,昭示着人的一生踏上了永远进取的阶梯。”不是吗,几乎每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人都承认,今天走进北图的读者比过去更讲求实效,更加坚定地承认实践对知识的需求和检验,这当然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附图片)
上图:1993年10月15日,本报记者徐 烨摄于北京图书馆阅览室。
中、下图:10年前,新华社记者杨溥涛摄于上海图书馆门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