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日喀则:弥漫着商业气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2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日喀则:弥漫着商业气息
张小平
千百年来处于封闭状态的西藏高原,正在静悄悄地迎接着21世纪的来临。不久前,我第15次来到这个称作“世界第三极”的清凉世界,切身地感受到了雪域西藏的开放热流和藏族人民的现代意识。
——作者
走在西藏第二大城市、后藏首府日喀则的街道上,我们发现,这里的民居都是新建的两层藏式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商店、旅馆或甜茶馆。参与商业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时尚。
我们来到离扎什伦布寺不远的邦坚巩自由市场。这里的店铺、坐商足有二三百家,商品的丰富和特色让人眼花缭乱,既是商品市场,也可以称作是展示西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许多雪域独有的工艺品让人一再驻足,留连忘返。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里的藏族同胞都能操简单的英语。我们正在同藏族商人问价,前面又围上了一堆人,凑上前去,只见一群藏族姑娘一手拿着藏式手镯、宝石、念珠、铜铃、戒指等东西,一手拿着计算器,用英语在同几位欧洲游客讨价还价,他们神情开朗、坦然,充满着自信,英语说得也很流利。
紧挨着这个市场的丹增旅馆在日喀则小有名气。我们慕名走访了这家个体旅馆的经理多苏·丹增。
丹增今年62岁,红光满面,脸上总是堆着笑容,看上去十分健康。他开的旅馆有三层,一层是商店、饭馆,饭馆包给了甘肃来的个体户,经营西北风味的揪片子和泡馍。二层住的是内宾,有的房子长年被在外经商、办事的人租用。三层住外国游客,旅馆给他们保管物品,提供藏式饭菜。他的旅馆是1986年开业的,生意一直很好。去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丹增告诉我们,来日喀则的外国游客都愿意到他这里住,因为既便宜,又干净,还有“酥油味”。现在住在这里的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客人。我们和一位日本女游客进行了交谈。他叫梅野节代,是从日本东京来的,途经香港、广州、兰州、西宁,从格尔木坐汽车进藏。她说,在日本时,她就在一本英文西藏旅游指南中知道日喀则有个丹增旅馆。丹增用英语问她感受如何,她用英语连声说:好,很好。
我们坐下来,在一间宽敞的卧室里和丹增交谈。这是一间典型的藏式客房,里面有6张藏式矮床,上面铺着毛织卡垫,还有舒适的靠垫,室内十分干净,四周墙上和方形藏桌上画满了“六长寿”、“四和睦”、“八宝”等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
丹增说,旅店开业以来先后接待了3000多名外国游客。丹增的女儿有三个孩子,这位外公一再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现在外孙(女)中,老大在市里的高中学汉文,以后让他到内地上大学;老二在离日喀则不远的谢通门县读藏文,丹增让他学习和掌握藏族文化;老三是女孩,12岁,已经送到尼泊尔学英语。“将来毕业回来,帮我接待游客,办好旅馆”,丹增这样策划着。
丹增对现状并不满足,他打算在中国与不丹、锡金、印度交界的亚东办一个大商店,那里很快就要对外开放。亚东、樟木和阿里的普兰形成开放带后,丹增要干更大的事业。他说,现在的政策好,群众高兴,我也高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希望能多活几年,看看21世纪的西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