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阅读
  • 0回复

诗意璀璨——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3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诗意璀璨
——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
温宪
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授予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瑞典文学院在授奖决定中说,莫里森女士是“第一流的文学艺术家”,她在“以富有想象力和充满诗意为特征”的一系列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个基本面”,并“深入地探索了一种她期求脱离种族羁绊的语言。她向我们展现了诗意的璀璨。”
今年62岁的莫里森,是第90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就在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决定的当天,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莫里森女士,仍像往常那样清晨4时30分起床,开始写作。几小时后,一位朋友兴冲冲打电话告诉了她获奖的消息。突如其来的喜讯竟使莫里森感到难以置信。她随后在接受美国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是一个令她感到“大喜过望”的消息。不管人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怎样众说纷纭,“对我来说,这仍是一个极大的荣耀”。曾负责编辑莫里森作品评论文集的哈佛大学非洲与美国研究所所长盖茨说,莫里森是一位精到纯熟的作家,她同福克纳、马克斯和伍尔夫等作家一样杰出,她获此殊荣当之无愧。他说,起源于对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生活记述的美国黑人文学,仅有200年历史。如今,美国黑人作家的优秀代表已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
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钢铁工业城市洛雷恩的一个黑人工人家庭,原名切里·安东尼·沃福德。这位自幼天资聪颖、感受敏锐的女孩,在初谙世事时,面对着的是一个对黑人充满种族偏见和歧视的社会。她耳闻目睹和亲自经历了美国黑人遭遇的种种屈辱,这一切都给她留下了难以拂去的痛苦回忆,却也因此为日后的创作积淀了深厚的生活基础。面对着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这位年轻的黑人姑娘没有自暴自弃,也不满足于哀哀戚戚地被动抗争,而是以庄重的自尊和顽强的努力向社会证明着自身的价值。1953年她在哈佛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后,又于1955年获科内尔大学硕士学位。她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福克纳和伍尔夫等作家的作品中对自杀的描写,也因此对这些著名作家的风格特点有了更深邃的理解。此后,她在南得克萨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英语。她曾与一位名叫哈里德·莫里森的建筑师结婚,生有二子,但于1964年离异。
60年代初在哈佛大学任教时,莫里森参加了一个由一批诗人和作家组成的非正式团体,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共同感兴趣的文学艺术问题。自那时起,莫里森开始了文学创作。在一次聚会上,她向朋友们捧出了一部以其故乡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女孩在白人社会中遭受诸种屈辱后,极度渴望自己也有一双蓝眼睛的经历。后来,莫里森将它修改为自己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这部书于1970年发表后,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后,莫里森又先后发表了《苏拉》(1973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提名)、《所罗门之歌》(1977年,获美国全国图书评论家奖)、《黑孩子》(1981年)、《心爱的人》(1987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和《爵士乐》(1992年)。在这些作品中,莫里森诗一般的语言、多变的叙事方式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描写才华,表现得愈来愈酣畅、纯熟。在《心爱的人》一书中,她如诉如泣地描写了一个为抗争屈辱而逃跑的女奴,当她被捉回后,宁可切断亲生女儿的喉咙,也不愿看到她将在奴役中成长的故事。在《爵士乐》中,莫里森颇具创意地讲述了20年代纽约市哈雷姆区黑人社会中的恩恩怨怨和反抗斗争,再一次鞭挞了不公正的种族歧视。有评论者认为,《爵士乐》是“后现代派”文学的杰作,莫里森在该书中兼融了埃林顿、福克纳和玛丽安·卡拉斯等文学大家的风格精华。莫里森以锲而不舍的努力所酿就的精美作品,逐渐确立了她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杰出地位。
自1987年以来,莫里森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除小说外,她还涉足散文和剧本的写作。这位美国黑人女性中的佼佼者,至今仍在辛勤地笔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