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高唱正气歌的人——记沈阳军区某高炮团财务助理员龚云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4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高唱正气歌的人
——记沈阳军区某高炮团财务助理员龚云华
杜树人 隗铁军 刘洪林 温小艺
编者按:沈阳军区某高炮团财务助理员龚云华手握“财权”,却“近水楼台就是不得月”。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堪称廉洁的楷模。在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今天,他的事迹会给人们许多启迪。
一个小时的报告被打断十多次。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俱乐部。台上,某高炮团财务助理员龚云华正在作报告。台下,从将军到士兵,全神贯注。
休息间隙,几个师的纪委书记不约而同地找到集团军的纪委书记,要求龚云华到本师作报告。
从此,龚云华的名字与正气连在一起——
唱“黑脸”,就要一唱到底
龚云华出过汗,失过眠,掉过泪。酸甜苦辣的滋味,他都尝过了。
上任不到3天,有位管理员来找龚云华报条子,500元的招待费,团长批的。老龚告诉他让政委过目,那管理员没说什么走了。没一会儿,团长推门进来。
“老龚啊,难道我批钱不好使吗?”团长的两眼直视着他。
“团长签字当然好。不过,您最好跟政委打个招呼。”他忙作解释——团党委常委分工是政委一支笔批钱。
“好,听你的!”团长转身走了。
几天后,政委来找老龚,这事儿才算划了个句号。
一个月后,政委找老龚报销车费。有两张出租车票,老龚边撕边说:“出租车票不能报。”
“没多少钱吧?”
“政委,以前这些规定我宣传的少,你可能不知道。这次算我宣传吧!”老龚笑着说。
政委也笑了,说:“那就算了,别报啦,你做得对。”
这事儿是政委在全团军人大会上讲出来的。龚云华听后,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参谋长说,龚云华唱“黑脸”能一唱到底,不像有的人唱着唱着变了色。
3年前,参谋长到福州开会,结束后到石狮一趟。回来后找老龚报差旅费,里边放了5张出租车票,100多元钱。
“你给我报了吧。”参谋长拿出商量的口气。
“出租车票不能报。”
“开会的都去了,人家回部队都报了。”参谋长将了老龚一军。
“人家报没报你也不知道啊,也许没有报呢!”
“那怎么办,难道让我自己掏?”
“参谋长,对不起,只能你出钱了。”
接着是一片寂静,老龚继续往下审,一张从上海到大连的二等舱船票跳入眼帘。按规定,参谋长坐三等舱。
“参谋长,不但出租车票不能报,这二等舱票还得给你减下来呢!”“你看着办吧!”
“那我给你减下来啦?”
参谋长只好表示同意。这老龚,咳!
不论是谁,都得按规定办
天降大幕,一片墨色。
副团长在营区大道上漫步,心里窝着一把火。
他不明白,龚云华这是为什么。副团长,主管后勤啊,再说你龚云华还是我选的呢,该讲点感情吧。论公论私,你都不该不给我面子。
前几天,副团长带9名干部到白城公出。回团后,一位参谋到财务室报帐。龚云华一张张仔细核对,不到千元的报销收据,就撕下360元不合理的。
“这是我和副团长一起出差的,上面他都签过字了。”
“不符合财务规定,谁签字都不行。”老龚温和地说。
“好吧,那就让副团长自己来报吧!”
几天后,老龚正在记帐,副团长来了。“那几张条子的事我知道了,报了算了。”副团长拿出不容反驳的口气。
“副团长,不是不给报,是不符合规定呀!”老龚反复解释。
“没啥大事吧,出了问题我负责!”副团长显然有点不高兴了。“副团长,你是知道的,出了问题,我们财务是逃脱不了责任的。”龚云华的话软中带硬。
“你今天必须给报!”副团长火了。
“无论是谁,都要执行规定!”龚云华脸憋得通红。
副团长自知理亏,连说“好好好”走了出去。
副团长走着走着被议论声吸引住了。声音来自营建工地简易房,几位工人在聊天,正巧是在议论龚云华廉洁的事迹:“现在还真有一身正气的。前些日子,咱们工程队的穆队长,拿着一张3万元钱的支票,想把钱取出来,可经费紧缩,银行不给取钱。他就想通过部队取。那天,穆队长找老龚商量,暗示如果给办了,一定有表示。那老龚说:这种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它明显违反财经纪律。再说啦,那种不明不白的好处费,我们不能要。你听听,那姓龚的还真是个正经人!”
副团长站在那里,足足听了半个多小时。他感到自己错了,得找老龚道个歉。
副团长拐向龚云华的家,开门的是龚云华的妻子。她说:“龚云华又加班去了。”
副团长一屁股落在沙发上,不小心被凸凹不平的沙发底座硌了一家伙,隐隐作痛。这引起了他对室内摆设的注意:沙发表层有几处已经磨破了,一张旧铁床,水泥地透出一股潮味……唯一能打眼儿的就是那台彩电。副团长越看越感到内疚。这样好的干部,我怎么向他发火……
龚云华回来了。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敢于正别人,因为自己坐得端
国庆节前的晚上。分了一天东西的龚云华实在太累了。进了家门他一下子砸在沙发上。
“刚才有个司务长领个兵,送来两只鸡,100个鸡蛋,一箱啤酒,放在外屋地上了。”妻子告诉他。
“这些东西值六七十元。一个战士过节费才10元,这不是从战士嘴里抠食吗?”
龚云华索性不吃饭了,出去打电话叫来了那位司务长。
“你也太不像话了,连队战士就那么一点好吃的,还往外挖,良心哪去了?明天我把这些东西搬到团部大门口,展览一下。”司务长慌了神,赶紧叫战士把东西搬走了。
龚云华又严厉地批评妻子:“我说过多少次了,以后不管是谁送来东西,都不能收。他能给我送,也能给别人送,三送两送就把应该吃到战士嘴里的东西送光了。这是犯罪呀!”妻子理解他的话。从此以后,老龚不在家,谁去送礼,就是磨破了嘴皮子,连个门缝儿都不给开。
龚云华敢于正别人,是因为他自己行得正坐得端。
今年2月,父亲从四川来部队看他,住了几天后,把300多元的车票递给龚云华,说你管财务找机会报了吧。龚云华看父亲那么大年纪了,接过车票什么也没说。一转身,他把车票撕了,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钱给了父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