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将股份合作引入农业成片开发——来自奉节水果开发项目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4
第2版(经济)
专栏:股份合作制在农村

  将股份合作引入农业成片开发
  ——来自奉节水果开发项目区的报告
吴云江 李小平
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水果资源进行系列开发的大型农业工程项目。四川奉节是该项目的重点建设县之一,总投资4752万元。奉节将股份合作的新机制引入项目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今年9月下旬,全县已组建股份合作制果园25个,改土建园13500亩。
“拦路虎”水果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是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化果园。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水果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面临诸多难题。
难题之一:达到建园标准难。水果开发项目新建果园要求每一个果园规模必须在300亩以上。显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或某一个联合体独自为战,都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
难题之二:贷款回收难。水果开发项目投资额大,周期较长。如将贷款直接发放到农户,很难保证贷款的如期回收。
难题之三:组织农民投劳难。水果开发项目总投资中世界银行贷款占50.6%,农民投劳折资部分占35%。且投劳不给现钱,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谁投劳、谁受益,多投劳、多受益”。
新思路经过充分调查、反复权衡,奉节县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采取土地、劳力、资金入股的办法,组建股份合作制果园,基本化解了主要难题。
组建原则:入股联合,统一经营,民主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股分红,按股承担风险。
果场规模: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进行统一规划,采取社社联合或村村联合的方式,对适宜建果场的地方进行成片开发,综合利用,每个果场的规模原则上不小于300亩。
股权设置:设土地股、劳力股、资金股三种股份。
入股办法:农业合作社将果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作为集体资产入股,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和经营权属联办果场。土地股不允许转让或中途退股。在项目建设期间,农民投劳1/3领取劳务费,余下部分以户为单位记帐,折资入股。劳力股可以继承和转让。果园改土、水路配套、苗木栽植抚育、修建管理房等所需的材料费和管理费(计每亩1100元左右),由果场向水果开发公司贷款或由水果开发公司以资金参股。
利益分配:联办果场的经营利润,在上缴国家税收和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余下部分按股分红。
组织机构:一是权力与监督机构,由各股东委派代表组成果场董事会,作为果场的权力与监督机构,负责对生产经营和效益分配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监督;二是管理机构,果场场部是董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场长由董事会任命,其他管理人员由场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
新变化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对奉节县水果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农民投劳可以折资入股,将来可参加分红,充分调动了农民投工建设果园的积极性。1990年下半年以来,水果开发项目所涉及的村社,农民累计投工246.69万个,平均每个农村劳力投工150个。
对土地进行综合规划、成片开发,使规模经营成为现实。已开发的果园均在300亩以上,最大的达740亩。近两年来,水果开发项目以股份合作为组织形式,以世界银行贷款为启动资金,开荒建园5100亩,占该项目新建园总面积的37.8%。
两年多来,水果开发项目股份合作制果园,共修筑等高梯地13500亩,新修水利设施220处,新增蓄水、引水能力123万立方米,修筑果园配套公路60.5公里,定植无病毒脐橙苗木32万株。新建果园全达到了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目标。
几个问题目前,奉节县的股份合作制果园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其一,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其价值很难准确量化。奉节县的分红比例是一个经验数字。土地股的内部利益分配,是按入股土地面积分配的,没有区分土地的等级差别。其二,劳动工日折资偏低。其三,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股东意识不强,参与决策和发挥监督作用不够。其四,为了便于组织农民投劳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各果场在项目建设期间都成立了有当地行政领导参加的工程指挥部。工程指挥部和果场场部两套马车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的政企不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