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美国中东政策新走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5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中东政策新走向
  本报记者吴文斌王传宝
美国总统中东问题特别协调员丹尼斯·罗斯在对叙利亚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后今天离开这里返回华盛顿,从而结束了他就落实巴以协议、推动叙以重开谈判等问题对埃及、巴勒斯坦、约旦、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访问。这是自第11轮阿以双边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以来,美国为协调阿以双方谈判立场所进行的又一次外交努力。
人们注意到,自巴以协议签署以来,美对中东和谈策略有些变化,罗斯此次中东之行也是美国推行其和谈新战略的一步。
首先,美政府倾向改变以往的华盛顿双边谈判的模式,采取阿各方与以“单独直接谈判”的新方法。巴以协议签署后,以色列提出改变谈判方式的想法,认为马德里和会以来的谈判模式已不适应目前形势。克林顿总统于本月初在华盛顿会晤叙外长沙雷和黎总理哈里里时,对以的上述立场表示赞同,并希望叙黎能够仿效巴解,单独同以进行谈判。尽管美国的这一想法被叙黎指责为“旨在破坏两国的团结”而加以拒绝,但据悉,要求叙黎单独同以直接谈判仍是罗斯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次是协调叙以立场,促使叙参加下一轮双边谈判,以维持中东和谈势头。叙利亚是罗斯此次中东之行的重要一站,叙利亚能否参加下一轮双边谈判直接影响到中东和平进程。叙以因在有关从戈兰高地撤军问题上分歧严重,致使双边谈判在步入实质性阶段后就一直踟蹰不前。以色列近来不断指责叙利亚阻止黎巴嫩向黎南部部署政府军,解除真主党武装,说叙利亚提出的“全面和平”是空洞的。叙利亚对此做出强烈反应,指出叙以冲突的根源是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只有以色列全面从那里撤出占领军,叙利亚才能同以色列讨论和平和安全问题。叙利亚还警告说,在没有保证下一轮谈判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恢复谈判是毫无意义的,并呼吁美国向以施加压力。
针对叙以、黎以双边谈判陷入僵局的局面,美国政府首先宣布推迟原拟定于本月底恢复的阿以双边谈判,继而派遣罗斯前往中东进行斡旋。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罗斯在访叙期间向叙利亚提出了美国政府的一项新建议,即叙利亚向以色列表示希望实现“全面和平”,以色列同时宣布承认叙利亚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以色列分阶段从戈兰高地撤军,美国向那里派驻军队。然而,叙利亚认为戈兰高地本是叙利亚的领土,无须让以色列承认。
此外,美国政府还希望通过罗斯的斡旋,加强巴以、约以间的协调,巩固谈判已取得的成果,促使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协议的贯彻和落实,争取约以在早些时候达成的谈判议程的基础上尽快签署一项共同原则宣言。
舆论界注意到,罗斯今天上午离开大马士革时对新闻界透露,他此次中东之行富有成果,特别是对叙利亚的访问为双方恢复对话提供了机会。看来,罗斯的斡旋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叙利亚能否参加下一轮阿以双边谈判,能否像美国许诺的那样在年底前达成协议,还有待于各方今后的外交努力,特别是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下月中旬对中东各国穿梭访问的结果。(本报大马士革10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