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给总书记带个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25
第2版(经济)
专栏:

  给总书记带个信
本报记者周泓洋
“记者同志,麻烦你替我给总书记带个信,1991年我们遭了大水灾,四处白水茫茫,总书记来到我家,今年入夏一个月大水又冲过来了,比1991年的还要猛,水位还要高,我们的庄稼却一点也看不出受灾的样子,这是总书记的关怀,农业综合开发大搞水利给我们造的福啊!”农民丁志林动情地说。
在浙北水乡嘉兴市西塘镇沈道村采访,记者为农民的感激之情所感染。一位过去是长工的78岁老人吴玉根说:“前年大水冲了我的西瓜、稻谷。去年镇里修了闸门,围了田。今年下了四场大雨,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你看我这田,稻谷一斤不少打,西瓜半个不少收,修水闸好处没老老(很多)。”
地处浙北的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太湖流域最低洼的地方,3/4的水田标高在4米以下(吴淞口以零米计),年年雨季低于河湖水位。1991年水灾,为确保长江下游的城市安全,上级下令开太湖闸放水,这一带变成汪洋。1991年8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曾冒雨视察过这里。在沈道村,江总书记指示要“未雨绸缪,搞好水利建设”。遵照江总书记的指示,当地人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大搞水利,围堤、浚河、挖渠、筑坝,杭嘉湖平原一片沸腾景象。建设好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年7、8月间,连降四次大雨,水位猛涨到3.93米,1991年的最高水位才3.84米。围区内却一点受灾的影子也没有。
远望浊水围困的田野:畦畦稻浪翻滚,垄垄西瓜溜圆。田间农民正施肥喷药、采摘西瓜外运。围堤高高地挡住了洪水。大田外套闸、单闸、排涝站吐泄着白浪,一度困扰农田的洪水驯服地流向干渠、河道。村里机器轰鸣,小店人进人出,灾年里,围堤内农民的日子是红火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